山东春夏高考打通关键一环 特长生仍有捷径
《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课程)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教育部连续出台4个文件,将今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
对于山东考生来说,此轮高考改革新政的出台,为考生们搭起了一座升学立交桥:学业水平考试向职校生放开,使得山东考生在春夏季高考之间的选择更加游刃有余;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且自招名额不再分配到各高中,让更多考生可以选择自招的路;艺术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等继续招生,则使有艺体特长的学生仍有捷径可走……升学的立交桥虽已搭起,但也有专家表示,在目前高考的集中录取政策下,分数仍是最硬的通行证,政策突破空间有限。
自主招生,飞入寻常高中学校
从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大门将向更多考生打开。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中规定,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
“在原来的自主招生政策中,学生主要通过中学推荐获得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但中学往往会对学生的报名进行平衡,使得一名学生仅能选择一所大学,这影响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认为,政策调整后,学生自主报名和申请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可以获得多所学校的初审通过甚至认定,扩大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北京大学招办主任王亚章则表示,高校自主招生以前向中学分配指标的做法对中学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催生出一批“超级牛校”,此次政策调整后,要求由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有关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机会均等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申请资格。同时,中学也不必再分三六九等,而拥有同等的权利。
“原先在高考群里,看青岛2中、58中的家长们讨论又有哪所大学给了学校自招名额,我只有羡慕的份儿。”陈女士的儿子在青岛一所普通高中读高三,她在儿子高一时就加入高考群提前学习,但每年到了自招时间,她在群里就沉默寡言起来。“我们学校每年可能就有几个海大的自招名额,学校里也没大有人讨论这个,感觉自招离我们这样学校的学生很远 。”陈女士儿子非常喜欢学地理,她想看看明年的自主招生里,有没有大学招有地理特长的学生,如果有的话,就让儿子报名。
自主招生考核安排在统一高考后进行,也让不少原先对自主招生并不感冒的郊区高中心动。“说实在的,我们学校原先并不太鼓励学生参加自主招生,因为对高考的影响太大。”平度一位高中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参加自主招生,从报名到考试,牵扯精力太大,弄不好就得不偿失,有的学生自招考砸了影响状态,有的学生自招考好了又开始松懈,但从明年开始自主招生的测试在高考后进行了,这就可以让有条件的考生试试了,因为毕竟自招报名的影响比较小,而自招考试的结果又不会影响到高考了。
集中录取,突破空间有多大?
教育部这一轮的高考改革大动作,尝试改变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提出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作为高校招生录取重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中学须真实记录学生3年表现。
在学业水平考试方面,率先试点高考改革的上海和浙江已经公布将学业水平测试纳入高考的方案,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科计入高考成绩,3科不受文理限制 ,考生可以扬长避短。
对于这一系列的高考改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集中录取之下,高考科目的总分,是教育考试部门投档、学校录取的重要甚至唯一依据,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之后,更是如此,轰轰烈烈的综合素质评价,很可能派不上多大用场。学业水平测试只是一定程度给了学生科目组合的选择权,但学生围绕高考分数学习的方式并没有根本变化。
熊丙奇认为,推进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需要配套推进录取制度改革,推进招考分离、大学自主招生。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和集中录取制度嫁接,依旧是给学生一定的加分录取优惠,价值并不大。
熊丙奇理想中的高考后自主招生,是基于统一测试的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即学生用统一成绩去申请,大学自主结合统一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水平测试、中学综合表现、大学面试考察用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学生,这种录取制度,就将逐渐打破原有的教招考一体化格局,突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引导中学从唯分数中走出来,推进多元教育。
而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则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有生命力的制度,在近年来的大学自主招生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高校选拔了一大批符合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考生提供服务。可以预见到的是,在自主招生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高校将进一步积极扩大综合素质评价适用的范围,例如探索建立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