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直升| 韩国留学专业选择指南
鲁网11月11日讯 在韩国留学的决策过程中,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许多学生抵达韩国后才发现,所选专业与自己的兴趣、能力或职业规划并不匹配。那么,去韩国留学该如何选专业呢,我们从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做详细解答。
兴趣导向:从内心出发的抉择
专业选择首先应考虑个人兴趣与特质,这直接关系到学习动力和未来成就。
本科阶段,建议从个人的兴趣点和擅长领域出发。例如,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可以考虑韩国的设计、影像、舞蹈等专业;逻辑思维强的学生则适合数据科学、经济学等方向。
韩国各高校在不同领域各有所长:高丽大学的经营学专业、中央大学的影视传媒、成均馆大学的工科都在亚洲享有盛誉。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再匹配相应的特色院校,是专业选择的理想路径。
研究生阶段,专业选择应更加谨慎。韩国大学教授普遍希望学生在硕士阶段已有明确的学术方向,能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跨专业申请在韩国高校中难度较大,除非你能证明自己在新领域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研究潜力。
资源整合:家庭背景与职业规划
专业选择也是家庭资源与个人发展的整合过程。
如果家庭有特定行业资源,可考虑选择与之对应的专业。例如,家族有法律从业者,可选择庆熙大学、首尔大学的法学专业;有公务员体系资源,则可以考虑行政学、公共政策等方向。
对于计划回国发展的学生,应关注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韩国高校及专业名单,同时调研国内就业市场对特定专业的需求。例如,韩国在游戏设计、化妆品科学、文化内容等特色专业具有优势,但这些专业在国内的认可度需要提前调研。
考虑到就业前景,韩国一些交叉学科近年来表现出色:如、高丽大学的数字媒体、汉阳大学的金融工程、世宗大学的酒店观光等,都是就业率较高的专业。
名校策略:当方向不明时的务实选择
当兴趣方向和家庭资源都不明确时,优先考虑名校是更为稳妥的策略。
韩国部分高校设有专业选择灵活的学部,如高丽大学的国际开放学部、延世大学的全球人才学部,允许学生入学后经过一至两年的学习再确定专业。这种模式为尚未明确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探索期。
对于追求名校背景的学生,可以关注一些相对容易申请的“捡漏”专业。这类专业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新设立的专业知名度较低;与热门专业相比申请人数较少;或对特定国家学生有配额安排。
研究生申请中,与本科专业关联度不高的交叉学科有时门槛较低。例如,由计算机与社会学结合的数据社会科学、由工程与管理结合的技术经营等专业,往往欢迎不同背景的学生申请。
务实考量:语言要求与毕业难度
专业选择还需考虑语言要求和毕业难度等现实因素。
语言能力是韩国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人文社科类专业通常要求TOPIK5级以上的韩语能力,而部分理工科、艺术类专业对韩语要求相对宽松,甚至有些全球课程完全以英语授课。
毕业要求因专业而异。例如,一般人文社科类专业需完成毕业论文,而实践性强的专业可能允许以项目或作品代替。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特点的专业。
此外,不同专业的课程负荷也有差异。工科、医学等专业实验多、课业繁重,兼职时间有限;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课程安排相对灵活,便于学生兼职或实习。
近日,QS世界排名61位的韩国高丽大学正式面向中国学生推出高丽大学世宗校区本科直升项目,落地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线下课程教学中心,开启了第二期招收高中毕业生与高三在读生的招生计划。为中国学子提供高效权威的国际化升学道路,真正实现高丽大学定向升学、整班制直升名校本科。
项目信息:
·院校优势:高丽大学是韩国顶尖学府,2025年QS世界排名第61位,与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并称韩国“一片天(S.K.Y)”,中国教育部认证,多个学科实力强劲,经营学位居全韩第一。
·项目模式与费用:采用“0.5+4”模式,高中毕业生及高三在读生在山东师范大学学习6个月项目课程,结业后无条件直升高丽大学世宗校区本科,整班定向录取,可节约1.5-2年时间和约10万元费用。
·奖学金与打工:留学生依TOPIK等级可获35%-100%学费减免,校内外可合法打工,实现低成本留学。
·学历与发展:毕业获中国教育部认证的学士学位,在校生可攻读本科双学位、申请本硕连读(最快五年本硕毕业),还有欧美名校交换生项目,也可申请欧美名校硕博,有效规避国内考研压力,为个人发展开拓更广阔前景。
·归国政策:作为世界TOP100名校毕业生,留学归国可享受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落户、高层次人才引进、就业创业补贴、部分岗位考公考编免笔试等优惠政策,以及香港“高才通计划”人才引进政策。
·教学与服务保障:国内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学中心学习800课时,含韩语课程、文化体验、本科专业详细解读等,由韩国外教与国内高校教师授课;提供入学申请、签证办理、在韩后续服务等全流程支持。
高丽大学世宗校区本科直升项目,为中国学生打造了一条高性价比的世界名校升学之路。现在申请,即可抢占2026年入学先机,开启国际化人才的成长之旅。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扫描二维码进群咨询。

咨询电话:魏老师 18653115869(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