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的这个教授——山东省80%以上的水泥自动化生产线都出自他手
鲁网11月18日讯 近日,中国发明协会公布了2022年度“发明创业奖·创新奖”名单,济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水泥生产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开发”项目获一等奖,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王孝红教授为项目第一完成人。该项目整体技术成功推广应用于百余条生产线,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工程示范到推广应用,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王孝红的带领下,济南大学在水泥生产智能化研究及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国30%以上的水泥自动化生产线,山东省80%以上的水泥自动化生产线都出自王孝红团队之手。
人们对水泥行业的刻板印象是“高耗能”“高污染”“粗老笨重”,王孝红团队立志要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技术重新定义这个行业。“我们要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水泥工厂,实现水泥工业绿色、智能化生产和高质量的发展。”王孝红说。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未来的水泥行业将不再是传统重工业,智能化升级已是必然之势。”和水泥打了一辈子交道,王孝红教授对于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明察秋毫。王孝红介绍,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水泥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生产,“这不仅让企业在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方面有巨大的提升,还能大幅减少对工人的身体危害,减少企业人力成本,这更符合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
“我们利用自己研发的技术来解决中国水泥工业的智能化,在某些指标方面已超越国外的技术。比如在水泥生产优化方面,利用智能化的技术,生产一吨熟料能节约2公斤煤,对于国内大多数日产5000吨的熟料生产线来说,一天就是节约10吨煤。“我们的节电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水泥生产电耗达到每小时50度以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说起对水泥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王老师如数家珍。
2018年9月,中国建材联合会建筑材料行业水泥生产智能化研发重点实验室在济南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王孝红教授多年来在水泥自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深耕细作,让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项目、工信部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项目、科技部中欧合作、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26项,先后在《Automatic》 《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自动化学报》和《控制工程》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SCI、EI收录并被多次引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各1项。
正是在他和团队的不断努力下,济南大学的水泥生产智能化研究才能走在全国前列,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的研究应用已遍布俄罗斯、白俄罗斯、土耳其、印度、摩洛哥、加勒比地区、中东、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世界建材行业的领导者——拉法基集团都在应用我们的智能化研究成果。”王孝红教授自豪地说。(通讯员 刘珂珂 陈敏)
- 济南大学2025年本科录取7891人2025-08-27
- 济南大学获批教育部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2025-08-27
- 济南大学师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2025-08-13
- 济南大学教师获全国数学建模教学竞赛一等奖2025-08-06
- 济南大学信息技术大赛斩获11项全国一等奖2025-07-21
- 济南大学师生设计“天舟九号”任务标识2025-07-21
- 济南大学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一等奖2025-07-11
- 济南大学教授胡晓农——探寻地下水的奥秘2024-10-15
- 济南大学建强水安全保障学科群 为守护黄河安澜贡献力量2024-02-18
- 济南大学这个学生团队用AI赋能精准诊疗眼底疾病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