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需要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2016-01-20 15:32: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如果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是新时代我国职教改革发展的动员令和设计总图,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具体工作部署和施工总图。这是横跨三年的第一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行动计划部署了65项任务和22个具体项目。透过这些任务和项目,传递了一个强烈而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伴随着产业的升级,我国的高职教育要全面打造创新发展的升级版,实现华丽转身。这种华丽转身具体体现在八个方面:

  在发展目标上实现华丽转身。发展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高职教育,行动计划将高职教育目标与当今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进步的大背景紧密结合起来的表述是前所未有的,预示着要加大技术教育的分量,不仅要使学生适应今天的岗位、工种或职业所包含的技术要求,而且还要让他们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用明天的技术来武装今天的劳动者,使得这些90后的年轻人能够满足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上述目标相比差距还很大,专业教学大体上还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简单化操作、浅内涵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中国制造要从合格制造向精品制造、优质制造的转变,中国的高职教育也必须完成从粗放、低端向精品高职和优质高职的上升过程,这是实现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整体上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培养规格上实现华丽转身。行动计划提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与过去单纯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既是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也是中、高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衔接的核心指标,预示着职业技术教育将回归其本位。中职和高职虽然培养的都是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侧重点不一样。中职主要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即以熟练的动作技能培养为主要标志;而高职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以具有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标志。如何使学生既具有熟练的技能,又具备技术应用、技术改良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将对现今各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服务面向上实现华丽转身。行动计划提出在服务我国的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同时,服务“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发展,这是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预示着今后高职院校,尤其是优质的高职院校,要同时面对两种需求,国内的需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需求;要培养既熟悉国内环境,又熟悉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的两用人才。这对现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体系建设上实现华丽转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职教育实际上只是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代名词,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行动计划将创新现代职教体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宣告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了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内的完整板块,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版图重构工程再度启动。行动计划部署了中国职教从局部发展到整体发展、从个别成长到系统成长、从中低端形态向高端形态的上升的工作路径,这是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由不完整向完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

  在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实现华丽转身。行动计划倡导打开闸门,采取混合所有制方式兴办职教,让更多社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预示着举办者主体多元化了,可以以独资、合资、合作形式来举办职业教育。由于高职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岗位,一头连着技术,因此产业或企业究竟是以主角还是配角的身份、以主动还是被动的姿态进入职教,既决定了职教的品质,又决定着职教的兴衰。实践证明,纯公活不起来,纯民大不起来,只有与企业行业“混”起来,才能使高职教育真正“火”起来。同时,办学者主体也多元化了,办学者可以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作为投入,享有与举办者同等的权利。行动计划使得高职院校在体制机制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一批行业企业将作为举办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双主体办学”,将产业的要素深入到高职院校骨髓里;一批高职教育的行家、专家将作为举办者,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家办学。这是高职教育在体制机制上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

  在引入创新教育方面实现华丽转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呼唤并倒逼着高职教育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行动计划的落实意味着创新教育将全面引入高职教育的每个专业、每门课程和每个项目。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能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实物的“灰领人才”,在新时期,这种转化不仅需要合格转化,而且需要优质转化和精细转化,更加需要创新转化。今天,创新教育不再只是一门课,也不是可实行、可不实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而是高职院校必备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

  在如何提升学生应用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方面实现华丽转身。在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的大批技术革新能手。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理论适用为度和适当强化技术基础的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以技术活动全过程为导向的关系;面向现实的实务教育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的关系。这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实现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华丽转身。当前,大数据时代除了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之外,对在这一大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职院校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自觉地将“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转变成“互联网+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落实“互联网+专业”的理念将开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的新篇章,是贯彻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指标。  (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俞仲文)

责任编辑:崔新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