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寻找“数学天才” 为何下探到初三

2021-01-12 16:40:00 来源:科技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清华大学试图开辟一个“不设任何框框的拔尖人才培养特区”。经教育部批准,近日,清华大学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百名优秀中学生,为未来数学及相关领域培养领军人才。清华将成立书院,将他们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如果成功入围,国内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即可被清华大学录取。值得一提的是,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也能申请。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瞄准国家战略人才需要是这一项目的最根本动因。其试图在基础学科,尤其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数学上率先突围。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认为,数学是一门“早熟”的学科。他说,具有上进心又有好奇心的幼童,在良好的环境中由数学大师教导,会很快成长。小孩子没有墨守成规、先入为主的观念,没有杂念、顾虑,会更加勇于探索。

  选拔年龄可以下探到初中,这是出于数学人才培养规律的考虑。陈志文也看到,天才少年从娃娃抓起,在中国还有另外一层现实意义。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随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逐渐进入普及化,中高考的选拔功能越发弱化,各阶段升学考试难度相对降低,越来越趋向水平化测试 。“中高考分数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中考中,大量优秀学生往往为了1到2分的竞争优势,不得不重复刷题,鏖战一年,只为不丢分,把该拿的分拿回来,获得最后的胜出。” 天才少年如果陷入无效的重复训练,会磨灭他们对数学、物理的那份赤子之心。“清华大学这一项目直接打通到初中,在一定程度上为体系化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打开了一条道路。”陈志文评价。

  陈志文也跟深圳中学校长、中学数学教育专家朱华伟聊过。对方说,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要在常规选拔手段之外寻找天才少年,可是天才少年怎么来呢?朱华伟说,能不能在更早的阶段,给一些有学科特长的孩子开一个口子,开拓一条特别的成长渠道,这样,天才少年培养才能真正从娃娃抓起。否则,大学阶段的各种项目,会有成为“无本之木”的危机。

  据介绍,为了选拔人才,清华大学设计了复杂而专业的筛选流程,还将专门设立由丘成桐先生领衔的招生评审专家委员会。

  丘成桐说,虽然不用高考,但实际上考试的难度要比高考难得多。他们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有好奇心,要对数学真正有兴趣;要能坐下来,肯吃苦。

  陈志文说,这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对探索一流大学如何用好高校自主权,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不“惟分数”,综合评价选拔拔尖人才同样有重要价值。

  “不过,天才少年的培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知识的学习可以压缩,但心智的成长无法压缩。”陈志文说,“希望清华在汲取既往一些大学少年班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性引导与培养,包括心理与心智的成长。”对此,清华大学方面也表示,会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对低年级学生,还会在预科阶段考察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本报记者 张盖伦)

责任编辑:赵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