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斩获一、二等奖!省实验学子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再获佳绩

2022-03-06 15:27:2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4日讯  “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月23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完美落幕,山东省实验中学学子再创佳绩,高三9班李辰洋、高一15班范泊如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高三29班李怡霏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本次大赛总决赛将主题聚焦“时间”,考察选手对时间的理解,主题看似易谈好写,但正因为浅层含义太容易挖掘,能脱颖而出的思路少之又少,选手们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深入思考,在完成作文的同时解开自身对于“时间”的疑惑。

  据悉,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全国十四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共同联合发起。山东省实验中学一向重视并鼓励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大赛,积累了丰富的参赛经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李辰洋(一等奖获得者):

图片

  一直以为,文学是生活的映射,生活如明月,而年轻的心灵如世上大大小小的湖泊。同样的月,映照出不同的月影,轮回着不同的潮起潮落。

  第二十二届作品集的封面上写有一句话“年轻的肌肉和神经所承受住的重量”,而第二十三届作品集的封面上也写着“年轻的力量与世界共振”。商汤以“苟日新,日日新”为座右铭,实中校训讲“博学日新”,萌芽杂志社的序言结尾中,一次次强调着“新概念大赛从来不是结果,而是文学旅程的启航”。

  的确如此,对于年轻的青涩的喷薄欲出而又彷徨踌躇的心灵来说,表达与理解,向来都是我们所急切探索与希望的。或许很多文字来的不够稳重,不够精炼。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对于世界不同角度的看待与思考,文字背后隐藏的,也在思绪的起起伏伏中,将对于生命、感情、世界的思索付诸笔端,同时传递着年轻的力量与思考。

  “无论以何种方式,他们都在给出对于世界的思考,在矛盾和冲突中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彷徨,或犹豫,但都在故事的最后,展现出年轻一代的力量”。

  当然,过多的关注自我也使得情感的表达多少会脱离外部更广阔的世界,这也是萌芽对新一代创作者提出的要求,也必然引导着无数热爱文学,追求文学的青年开拓一片更广袤的大陆。

  范泊如(一等奖获得者):

图片

  对于文学,我始终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心,一有时间便埋头于文字的海洋里。我发现只要有需要,自己就会获得各方面的帮助。不是只有书本可以让我体会到文字之美,影视作品中的情节和台词时不时会惊艳我;歌曲拥有的不只是曲调,歌词也是它的灵魂;央视节目中的讲解词常常令我呆立良久,动人得让人说不出话来……

  生活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材,毕竟最感人的故事总是来源于生活,感触最深的情节还是自己走过的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逐渐走上了向往之路。

  这次比赛虽然因为疫情采用线上模式,反而给了我重拾信心的机会。若是现场写作,也许我会紧张,特殊的比赛形式反而让我放松了自己,意外取得的成绩也告诉我应该相信自己,多拾起些信心。我们应该多参加这类比赛,多一些挑战,挖掘自己的可能性,为自己找到一条适合并愿意全力以赴的道路。

  感谢实验给我们提供各种机会,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在比赛中我磨练了自己获得了成长,未来我会继续前行,为梦想之路留下不悔的印记!

  李怡霏(二等奖获得者)

  文字是个体之于周围世界建立的联结,文学是个体之于群体震颤出的共鸣。在这个文学世界里活着的生命好幸福,无论是小心翼翼字字雕琢还是恣性洒脱文不加点,都有着逼真的确定的幸福。

  “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宗旨即为“新”—— “新思想”、“新表达”。文字本就有趣,“新”文字更有趣,作家对生活的洞察力转化为创造力,无所谓对与错,无所谓美与丑,年轻人的世界,本就可以充满“稀疏的绿”“冷峻的蓝”“炽烈的红”。

  年轻的文学,可以是静水沉渊,可以是繁荣生机。年轻的笔尖,也可以编织梦幻而逼真的世界。

  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也许你出于功利,也许你出于热爱,但站在不同的出发点,都会走向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文学路。没有终点,但会有自由与宁静。在沿途,你用文字决定它是莽莽绿树或是荒芜平原。

  喜欢一段文字,或许你知道原因,或许你不知道,但它的美,就在路上,电光火石或是细水长流,就在路上。(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