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泥塘,挖藕去!—— 济南市育秀小学四(1)中队劳动实践活动
鲁网9月26日讯 “八月桂花香,正是藕肥时。”秋分过后,赏荷的时节已经过去,恰逢采摘夏藕的季节,四(1)中队紧密结合学校“全环境育人”的教育目标,组织队员们来到市区周边的一处荷塘,亲自投身到挖莲藕的活动中,在这秋收的季节,体验一把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想在藕塘走,哪能不摸泥?瞧,初来乍到的队员们不经意间已经和泥巴进行了亲密接触,头上、脸上、胳膊上,顿时变成了一个个小泥人儿。但什么也阻挡不了队员们劳动的热情,他们干劲十足地在泥塘里忙碌起来了。
“成片荷田叶尽黄,淤泥之中藕深藏”,想要把莲藕从淤泥中完好无损地挖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藕是通过藕节连接的,短有二三节,长则五六节,藕节处很脆弱,稍多用力就会折断,断了,泥水就会涌入孔中,原本洁白的藕心就会被染上泥色,如此一来藕的品质和卖相会大打折扣,所以队员们必须掌握采藕的方法。先要在荷塘中慢慢移动去感知莲藕的存在,再俯下身用手在淤泥中探寻,寻到之后要将藕身附近的淤泥扒开,感受莲藕的长短,大小。然后沿着叶片和茎向下,再折断莲鞭,慢慢将整个藕向后拖出,这样完好无损的莲藕就出来了!
“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无人知”,如果说莲是“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藕不但出淤泥而不染,还长成了洁白晶莹的食材,岂不是更值得赞赏?莲藕采摘出来还不算完,洗藕的时刻其实是最热闹的。藕香伴着泥土的芬芳在空气里荡漾,水哗哗地响,原本被污泥包裹的莲藕在水流的冲刷中渐渐露出它本来的颜色,队员们所有的辛苦仿佛也被一扫而光,兴奋极了!
活动结束,队员们把自己辛苦采摘的莲藕带回家,亲自做成菜,别提多有成就感了!“花开半亩荷池漾碧光,藕根肥硕淖中藏。若非劳苦农家汉,哪得珍蔬桌上香。”队员们通过亲身的体会,了解了采藕的辛苦与不易,他们定会像珍惜眼前这盘莲藕一样,更加珍惜粮食。
大齐:同学们采完藕脱下防水衣,后背上有着一个个泥点,对了,这不就是一幅幅童年的水墨画吗?
嘿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不要放弃,坚持下去,你就会收获满满的!
费费:挖藕这件事既要仔细又要有耐心,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需要技巧的!站在泥塘中稍不留神就会陷进去,保持姿势就很需要勇气和耐力!
郡郡:劳动结束后,我们一个个精疲力尽。但我们的战利品都堆成了一座小山,被洗干净的藕都变成白白胖胖的小娃娃了!即使我们很累,但我们心里却乐开了花!
果果:这次活动我很开心,还让我感觉到了团结的力量,收获到了只有努力才能让我们懂得珍惜粮食,并让我再次想起《悯农》这首诗。(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