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天衢新区杨庄实验小学举办“诵中华经典 品诗文雅韵”庆六一文艺汇演
鲁网5月31日讯 5月30日下午,为庆祝第74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山东师范大学天衢新区杨庄实验小学举办“诵中华经典 品诗文雅韵”庆六一文艺汇演。
汇演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以中华经典诗词为主线,同时融入了阅读、传统文化、现代元素、中医药文化、体育运动、劳动教育、家校共育等多个方面。让传统文化沁润学生心田的同时,展现出杨庄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
文艺篇:风华正茂,演绎多彩童年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载歌载舞是童年应有的模样。本次文艺汇演精彩纷呈,学生们带来了8个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从激情澎湃的架子鼓合奏到动感十足的现代舞蹈,从绳采飞扬的律动童年到校歌合唱,从斗志昂扬的诗歌朗诵到铁血铮铮的少年情景剧。每一个动作、每一首曲调、每一句誓言都充满了童年的活力和少年的壮志。
一年级联合中队通过架子鼓合奏《离别开出花》诠释着动感与希望,一、二年级联合中队带来的舞蹈《福气要来到》为大家传递了无尽的好运和快乐,四、五年级联合中队带着欢快的歌、多姿的舞、灿烂的笑,一路走来,表演舞蹈串烧《魅力童年》。
五(1)中队带来诗朗诵《少年中国说》,仿佛当年的铿锵之音仍回荡在耳边,四年级联合中队带来朗诵《我们是新时代好少年》,让大家看到了今日少年正茁壮成长。新时代好少年,向美而生,向善而行,点亮前进的每一步。
“今朝唯我少年郎,敢问天地试锋芒。”五(2)中队带来的情景剧《铁血少年》展现出继承了代代中华儿女红色基因的少年,早已肩负起责任与使命。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天籁童声合唱团带领大家共同唱响这最熟悉的旋律——校歌《我们站在正中央》。
文化篇:传承与创新,铸就文化自信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连绵不绝,关键在于传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中,看到了孩子们对经典的尊重与热爱。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表演,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也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五、六年级联合中队演唱的古诗词《中医国粹我来赞》带领大家了解中医药的璀璨历史和现实疗效,播撒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1)中队的古诗词吟诵《春晓》中,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三(2)中队带来的古诗词吟诵《上春山》,通过诗词、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艺术氛围。愿踏遍春山不思还,走进春光人精神。五(4)中队古诗词表演唱《诗词里的春天》走进诗人笔下的春天,体会诗词里的鸟语花香、春花秋月。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无数鲜血染红了滚滚长江,四(1)中队吟诵《满江红》,看到无数革命先烈以爱国的信念屏蔽两岸猿声,渡过万重高山。三(4)中队带来《沁园春·雪》,沿着诗词的长河重走英雄路,追寻他们伟大的足迹。二(1)中队表演的古诗词吟诵《长歌行》,走进中华诗歌的华美篇章,那里《诗经》《楚辞》高耸并立,汉魏乐府风景如画,纵然岁月远去,但总也忘不了共同的记忆。五(3)中队一首《赤子颂华章》,站在历史的天空下,仰望满天的星斗,歌颂伟大的祖国。
激励篇:荣誉与鼓励,激发无限潜能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小学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活动中,学校特意安排了“书香教师”、 “阅读明星”“最美劳动教育志愿者”“最美交通安全志愿者”四类获奖师生、家长的颁奖仪式,表彰引导学生读书学习的优秀师者、热爱阅读的勤奋学子以及为儿女以身示范、辛勤付出的家长朋友们。这不仅是对他们优异成绩和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孩子未来成长的激励。
此次庆六一文艺汇演,充分展示了各班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及孩子们的个性特长,大家在诗词诵读中与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在传统文化的陶冶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愿孩子们与诗文为伴,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愿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