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举办“数”“码”世界信息科技+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鲁网12月12日讯 算法作为数学与编程的桥梁,既是数学逻辑的具体体现,也是编程实践的核心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数学原理,同时掌握其在编程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特举办了主题为“数”“码”世界的信息科技+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第1阶段 算法学习
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带孩子们学习了算法的基本概念、特性,了解了算法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典型算法,如“沏茶问题”“烙饼问题”“闰年判定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引导学生分析、设计算法,体会算法优化的重要意义。
第2阶段 编程实践阶段
信息科技课上,信息老师带领孩子们根据数学课上设计的典型算法,如水电费分段计费、闰年判定、鸡兔同笼等,设计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使用Scraino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解决算法中涉及的数学问题,进一步验证算法设计的真伪,并切实体会编程在运算速读与正确性方面的巨大优势。
第3阶段 总结反思阶段
在跨学科活动的尾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个人反思,让他们回顾并总结在算法设计与编程实现中的收获与不足,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他们自我成长。紧接着,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重申算法在数学与编程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其跨学科应用的广泛价值,从金融分析到人工智能,算法无处不在地推动着科技的进步。(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李 颖
新闻关键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