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传艺 非遗焕彩——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第九届班级美术节展示
鲁网6月27日讯 晨光漫过树梢,把新绿染成金箔;暖风掠过花海,将非遗的芬芳酿入校园。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第九届校园班级美术节盛大开幕。本届活动以“非遗”为主题,全校师生化身传统文化的传承使者,用巧手匠心复刻千年技艺。快来跟随镜头,共赏这场传统与童趣交织的艺术盛宴,见证非遗之美在孩子们手中绽放新光彩!
四年级一班—泥塑
四年级一班以“指尖对话千年”为主题,用泥土为媒介,重塑三星堆文明的神秘魅力。这些泥塑不仅是对三星堆文物的艺术再现,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让师生在创作中触摸到古蜀先民的智慧与浪漫。
二年级六班—皮影
二年级六班介绍,皮影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相传汉武帝因思念李夫人,工匠用丝绸剪出人影舞动,此为皮影雏形。后来,人们改用牛皮、驴皮雕刻彩色人偶,配合木棍操作与音乐故事,发展成为独特的表演艺术。皮影戏题材丰富,既能演绎《西游记》等经典故事,也能传递忠孝礼仪,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还远播欧洲。2011 年,皮影戏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博物馆中仍可见精美的皮影展品,部分地区也持续上演这一光影艺术。二年级六班呼吁大家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
二年级二班—云肩
云肩是国家级非遗,有千年历史,纹样含牡丹、蝴蝶等,寓意美好。小画家们融合传统与创意,呼吁保护文化遗产。
五年级二班—剪纸
五年级二班的非遗剪纸作品是“灵蛇启智 妙剪生花”。大家将剪纸贴于白盘,组合成蛇形。蛇年象征意义非凡,伏羲女娲形象含智慧与生命力,其行走姿态似知识探索,蜕皮寓意突破新生。愿这作品激励师生带智慧勇气前行!
一年级二班—漆扇
一年级二班展区以 “漂漆” 非遗技艺为魂,大漆在水面绽放如墨分五色。学生们大胆创新,以不同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赋予漆扇独特艺术气息与文化内涵。展区不仅展示精美漆扇,还设有互动体验区。观者还可以亲手尝试“漂漆扇体验”,将漆料滴入水中创作独特花纹再印于扇面,让观众从观赏者变为创作者,在体验中感受漆扇工艺乐趣与传统文化魅力。
二年级四班—掐丝珐琅
二年级四班带来《鲸屿谣》掐丝珐琅艺术展。展览以“海洋与陆地共生,科技与自然共舞”为理念,以千年非遗工艺呈现创新生态叙事。主展品“鲸尾树”融合海洋与陆地元素,树下的海底“未来科技城”将传统工艺与科幻意象结合,展现自然与科技共生共荣的美好图景。
三年级四班—簪花
簪花作为流传千年的东方美学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至今承载着吉祥寓意与民族文化记忆。在此次美术节中,三年级四班的小创作者们以多元方式传承簪花技艺:用扭扭棒编织出春日繁花,以太空泥塑造萌趣动物簪花;将鸡蛋托、瓶盖等废旧材料改造为复古牡丹簪;还利用购买的精美素材,搭配流苏、珠子等,创作出兼具古典与现代美感的簪饰。从构思到制作,同学们不仅展现了大胆创意,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实践中发现生活之美,用簪花作品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一年级五班—云肩
一年级五班的小朋友介绍古典服饰云肩。其名如云朵落肩,最早见于敦煌壁画仙女装饰,秦代演变为实用“披帛”,明清达到鼎盛,有“四合如意式”“四方柳叶式”等形制。材质讲究,以丝绸锦缎为底,绣工精细,针法多样,边缘饰流苏铃铛,图案蕴含福运、君子品格等文化寓意。如今改良云肩仍现于汉服,电影《哪吒》飘带亦从中汲取灵感。云肩如流动的诗画,承载千年风雅,呼吁传承这份传统文化之美。
五年级一班—剪纸
五年级一班举办的这场洋溢着夏日风情的剪纸艺术展览中,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以独特魅力展现缤纷夏日。展览围绕“夏天”主题,精心设置多个板块:节气板块生动刻画小暑、大暑等夏日节气氛围;花卉板块以牡丹、荷花等展现夏日绚烂;水果板块用饱满西瓜传递清甜;动物板块以灵动蝴蝶增添生机;节日板块则借端午等传统节日彰显文化韵味。同学们通过一双巧手和简单工具,将世间万象融入剪纸创作,让观众尽情领略剪纸艺术与夏日元素交融的奇妙魅力。
二年级七班—簪花
二年级七班制作的非遗类作品是簪花。同学们主要从了解簪花,制作簪花,展示簪花三个环节来体验簪花。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簪花艺术,体会簪花的祈福、身份与四季风雅寓意。孩子们制作簪花,他们以丝绢为瓣,铜丝为骨,通过缠、捻、缀等传统工艺,感受非遗技艺的严谨与创造力。最后,孩子们在班级内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秀。那一刻,传统与现代相遇,孩子们不仅成为文化的学习者,更成为美的传承者。
五年级四班—竹编
五年级四班以 “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主题,创作了竹编作品。作品主体是一叶轻盈的竹编小船,同学们运用挑一压一的传统编织技法,凸显出小船在水面航行的轻盈姿态。在小船周围,以立体编织与平面编织相结合的方式,编织出山峦的层叠感与立体感。
二年级五班—烧箔画
二年级五班展示的烧箔画,是一门古老独特的民间技艺。他们以金属箔片为载体,经高温灼烧塑形,将凤凰路小学的文化象征——凤凰,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作品中。画中凤凰昂首振翅,翎羽纹理细腻,火焰灼烧留下的痕迹与金属光泽交织,赋予凤凰鲜活生命力。凤凰作为祥瑞与进取的象征,也是该校的精神图腾,寓意师生在挑战中实现自我超越。这幅作品寄托着对校园的热爱,祝愿学校蒸蒸日上,学子们如凤凰般展翅高飞。
三年级一班—纸雕
三年级一班的同学讲述,纸雕艺术起源于汉代,融合多种技法,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作纸雕需用刻刀等工具,从设计、裁剪、雕刻到折叠粘贴,每个环节都考验技巧。在创作主作品时,全班先共同讨论方案,后分组协作,画草图、选彩纸、小心裁剪、尝试粘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作品。该作品以老虎为主题,寓意勇敢吉祥,既是对非遗的创新表达,也寄托着他们希望传统纸雕艺术得到关注与传承的心愿。
一年级四班—竹编
一年级四班“非遗竹编-轻舟已过万重山”作品展中,孩子们展示了亲手编织的竹编作品。从新石器时代传承至今的竹编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遗。现场的竹编轻舟、扇子、篮子等作品,不仅体现了数学对称美与自然气息,更承载着古人智慧,呼吁大家成为非遗传承者。
五年级三班—青花瓷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它起源于唐宋,在元明时期达到鼎盛,以清新莹润的色调、素雅精巧的纹饰闻名遐迩。那一抹纯净的白与深邃的蓝,交织出的不仅是美丽图案,更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五年级三班《古韵青花》巧妙地运用了青花瓷元素。同学们先精心绘制纸盘,把它们变成了一个个青花纹饰载体。然后将这些纸盘错落有致地排列,构成龙的形态,龙身蜿蜒,仿佛即将腾空而起。龙,在中国文化里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 ,与青花元素融合,寓意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传承发扬。在创作过程中,大家深入了解青花瓷文化历史,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古老青花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六年级三班—苗族银饰
《银韵苗魂》以锡纸创新传承苗族银饰。苗族银饰承载民族信仰,工艺素简含文化密码。作品以錾刻等技法复刻经典纹样,主头冠对称华美,银角寄寓不屈精神。配套饰品融合现代审美,锡纸降本增效,赋予独特光影,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本次非遗作品展示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新生的生动写照。一件件承载匠心的手工艺品,拉近了同学们与非遗的距离,让古老技艺在青春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未来,学校将继续搭建传统文化传承平台,鼓励更多同学参与非遗体验与创新,让非遗之美在班级、在校园、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本网记者)
- 绽放艺术风采、激发强国力量 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举办第八届班级美术节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