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新路径,点燃智慧新火花!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举行校级课题论证会
鲁网6月27日讯 6月11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校区)的校园内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一场别开生面的课题论证会在此隆重举行。学校党总支书记李成泉、副校长王莹、教学部副主任孙珊珊、学生部副主任殷瑾瑾共同聆听此次课题论证会。论证会上,课题负责人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展现出对课题深入的思考与严谨的规划。
结题论证
01 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艺术课程
开发研究
田姣老师聚焦以问题为导向的艺术课程开发路径。课题以学校西侧的“百草园”为实践场域,引导学生将自然探索与艺术表达结合,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解决“如何用艺术呈现植物之美”等问题中提升审美与实践能力。该课程为小学艺术教育与生活实践融合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开题论证
01 基于项目化的小学数学
量感培养研究
窦琨琨老师以学科素养为引领,立足《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增的 “量感” 核心素养要求,针对该校学生老师遇到的问题现状展开研究。课题将设计 “体验 - 比较 - 实测 - 估测” 的培养路径,通过项目化活动重构具身体验。研究团队计划为小学数学量感教学提供实践范式。
02 “读-比-创”小学古诗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袁梦老师主持的课题旨在通过群诗阅读教学,让小学古诗词教学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着眼于课堂又拓展到课堂之外,让学生的阅读潜力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原来的读懂一篇实现读通一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03 小学生阅读素养增值评价的实践研究
阴慧文老师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增值性评价进行研究,将从阅读素养、阅读知识与能力、阅读兴趣、阅读策略和阅读习惯几个方面评价学生阅读素养。研究团队计划一年半内形成课例集、策略论文及对学生阅读素养增值评价方案,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实践范式。
04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
的实践研究
陈娟老师汇报了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学科融合,旨在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单一性,通过融入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构建“语言+实践+思维”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团队将通过多种方式验证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05 小学生学业倦怠的预测研究
吕肖楠老师通过探讨社会支持、自我同情和心理韧性的关系,构建了适用于学生群体的多重中介模型,揭示影响学生学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和心理机制,丰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领域的理论内容,有利于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制定学生学业倦怠干预方案。
06 绘本阅读与写作启蒙融合的
教学实践研究
李晓老师开展《小学语文低段绘本阅读与写话启蒙相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李晓老师向绘本借力,将绘本阅读作为写作启蒙的“情境场”“资源库”和“脚手架”,让绘本阅读成为孩子们写话启蒙的“跳板”,在趣味阅读中自然激活孩子们的表达欲与写作能力。
专家论证
王副校长和李书记先后对老师们的汇报进行深入浅出的点评,对每一个课题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一一分析,此次课题论证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更激发了全体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些课题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生们在更优质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也为推动区域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