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式家访”——走近孩子,温暖沟通

2025-08-04 15:11:2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8月4日讯 当教育的温度,藏在街角的相视一笑里;当家校的默契,融在超市货架旁的几句闲谈中——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四年级正用一场场 “不请自来” 的相遇,重新定义家校沟通的模样。

  转角遇见的教育温度

  告别预约本上的刻板时间,卸下家访时的些许拘谨,“巧遇式家访” 就像一缕清风,悄悄溜进日常生活的缝隙。

图片

  清晨校门口,老师接过孩子递来的手抄报,顺势和家长聊起 “最近孩子总把恐龙知识画进作业里”;傍晚社区广场,看着孩子在轮滑队里飞驰,几句 “他在课堂上也像现在这样敢闯敢试” 的分享,让教育观察变得生动可触……

图片

  没有提前约定的时间,没有刻意准备的话题,教育者的观察与家长的分享,就像社区里的藤蔓,自然地攀附在日常生活的篱笆上。

图片

  不期而遇的成长同行

  这些碎片化的相遇,没有预设的话题清单,却藏着最真实的教育细节。老师不再是 “带着问题上门” 的访客,而是与家长并肩观察孩子的同行者;家长也不必刻意准备 “汇报内容”,在轻松的闲聊中,便能自然吐露孩子在家的小习惯、小烦恼。当 “教育对话” 从会议室走进生活场,那些关于成长的细碎光芒,便在一次次不期而遇中愈发明亮。

图片

  “上周在公园看见他教小朋友放风筝,才发现这孩子比课堂上更敢表达。” 数学王老师在社区菜市场和家长偶遇时的闲聊,道出了 “巧遇式家访” 的深层意义。在这里,老师不再是带着教案的访客,而是和家长并肩观察孩子的同行者。

图片

  那些在校门口、便利店、晨跑路上的简短交流,藏着最生动的成长细节:从 “孩子总把奥特曼卡片当奖品分给同学” 聊到合作意识的培养,从 “他在家种的多肉开花了” 谈到耐心品质的养成。当教育对话从会议室的长桌旁,走进傍晚的菜市场、周末的篮球场,家校之间的理解,便在袅袅烟火气中悄然加深。

图片

  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不必刻意奔赴,却总在不经意间,用真诚的交流织就守护孩子成长的网。在凤凰路小学的校园外,一场场温暖的 “巧遇” 正在发生,它们像一颗颗散落的星子,终将汇聚成照亮孩子成长之路的璀璨银河。(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李 颖
新闻关键词:巧遇式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