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防网瘾,共筑成长“防护墙”

2025-10-31 12:50:4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0月31日讯 2025年10月23日晚,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的报告厅内灯火通明,一场关于“防网瘾,护成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正在这里温情开讲。本次活动特邀瑩火虫大舜文化志愿宣讲团副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芮老师,为现场近二百名家长带来了一场题为《反上瘾,护成长,和孩子共同打响大脑“保卫战”》的精彩分享。

图片

  互动开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图片

  张芮老师不仅是资深的家庭教育讲师,更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从自身养育实践与多年辅导经验出发,以亲切自然、幽默风趣的语言,迅速拉近了与家长们的距离,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因为手机管理这件事,或多或少感到过困扰、焦虑或无奈的家长,请您举手示意一下。”张芮老师以一个问题开启了当晚的分享。现场齐刷刷举起的手,瞬间引起了广泛共鸣。“因为手机问题发生过争吵、亲子关系紧张的家长,请您再举一下手。”张老师微笑着说:“看,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生动讲解:网瘾背后的大脑危机

图片

  张芮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展示了健康大脑与网瘾大脑的对比图,形象地指出:沉迷手机最严重的危害,在于对大脑结构的损害。她详细讲解了海马体、杏仁核、前额叶等重要脑区在长期沉迷网络后可能出现的功能退化,并结合真实案例,让家长们深刻认识到“大脑保卫战”的紧迫性。

  “前额叶要到25岁才基本发育完成,而12—18岁正是发育的关键期。”她提醒在座的父母,“我们不是要惩罚孩子,而是要帮助他们训练管理欲望的能力。”

  互动引导:家长“自己找答案”

图片

  整场讲座中,张芮老师不断抛出问题,鼓励家长发言、交流,讨论。“你们觉得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如果不玩手机,我们可以玩什么?”她像一个温暖的引导者,不急不慢,让答案从家长口中自然流露。

  “无聊”“逃避现实”“缺乏陪伴”……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意识到:孩子沉迷网络的背后,往往是情感需求的未被满足。张老师总结道:“网瘾,其实是一种对爱的呼唤,是一种求救信号。”

  实用方法:从“知道”到“做到”

图片

  在讲解如何戒断网瘾时,张芮老师提出了“家庭会议”“手机使用契约”“养机盒”“可视化计时器”等一系列实用工具。她强调:“我们不是监工,而是教练。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

  她鼓励家长从小进步中看到希望,用“焦点法则”放大孩子的每一次努力。“哪怕他只是今天准时关掉了手机,也值得被看见、被肯定。”

  家长反响:这样的课,我们太需要了!

图片

  讲座结束后,不少家长仍围绕在张老师身边咨询交流。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妈妈感慨地说:“张老师讲得又生动又实用,我以前总怪孩子不自觉,今天才明白,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只会‘堵’,更要学会‘疏’。”

  另一位爸爸也表示:“这场讲座让我意识到,亲子关系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我们得学会做孩子的战友,而不是对手。”

  张芮老师在最后深情寄语家长:“这条路会有反复,请多一份耐心,就像当初教孩子叫爸爸妈妈、教他走路一样。允许他跌倒,也要有力量陪他站起来。”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守护者,家校携手,打响这场充满智慧与温度的“大脑保卫战”。(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佳伟
新闻关键词: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