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官员私改儿子公考分数被双开 6涉案干部被严惩
[华声在线导读]
子女考试,父母只能在考场外鼓劲儿,不能上场帮忙,更不能改动成绩,这是规矩、是公德。但在我们的公务员考试中,竟有人上演了一场拼娘丑剧。中山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为了让儿子林钰成考上公务员,凭着手中那点儿权力,私改儿子公考分数。
私改公考分数
新闻进展
日前,中山市人社局发声明,林钰成考分被改属实,决定取消录用。中山市纪委、监察局8月6日通报,给予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给予市人力资源考试院科员、考务股股长李毅坚开除党籍、行政撤职的处分,降职为办事员,并调离市人力资源考试院工作岗位。其他4名涉案干部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免去相关职务或取消任职资格。
新闻解读
私改公考分数 “拼娘”又出花样
林钰成在笔试中排名第六,没有面试资格。儿子分不够,老娘有办法,梁国影凭借手中权力,把儿子的笔试分数提高了5分多,使其得以进入面试,并在面试后排名第一。如无意外,他将如愿当上公务员。好在公示期间,事情败露,林钰成被取消了公务员录用资格;梁国影也被停职,立案检查。
这就是公示的好处,群众监督的好处。要不然,还不知道林钰成会顶掉了哪位比他棒的考生。这可怕而又可恨。试想,如果考试也要拼爹拼娘,考分也能改来改去,把他们的子女都改得如此“优秀”,那么,寒门才俊何时才能出头呢?
私改分数 暴露“公考”藏污纳垢
类似梁国影这样的反面典型,是不是还有,我们不能妄言。但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在“公考”中搞“陪榜、内定”虚晃一枪的事,以及在面试阶段“走后门、做手脚”显失 公平的事,一些地方恐怕是尚未绝迹,社会上的微词也恐怕是不绝于耳。
即使靠歪门邪道被录用的人登上了公务员岗位,也不会明明白白地做人,干干净净地做事。其道理很清楚,“根子不正,树再大也不会成材”。因此,我们必须当心,不可让那些梁国影们任意所为,玷污了“公考”的神圣,将“混子”晋升为公务员。
私改公考分数 还需要深度追究
除了“取消录用”之外,对于“私改公考分数”事件,一方面,要彻查还原该案的完整真相和内幕:在环节十分复杂的公务员招录过程中,梁国影竟能够为儿子“运作”专门“量身定制”的公务员职位,并轻易篡改考试成绩,这些舞弊行为身后是否还有同伙?
此外,在彻查案件真相的基础上,涉嫌舞弊的相关人员也应受到法律制裁。依据《公务员录用规定》,“从事录用工作的人员,利用工作便利,伪造考试成绩或者其他招考工作的有关资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418条更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消解公招之弊 当重“责备音量”
不合理的规则设计,一再成为公招、公考的腐败肇因。为此纠偏,或许先当反思招聘者“一言堂”的趋势。事实上,无论商界还是公务系统,人性、平等的招聘文化,一直未获确立。招聘者的强势与应聘者的弱势对比分明,构成一种不对称的招聘文化。特别在公招、公考领域,悖论式的现实存在,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招聘者仰仗“身份”着力展现“权威”,不惜拒绝互动与反馈。其后,外部意见无法进入,内部人近水楼台、乘机渔利,反倒有损于“公职体”之权威。
招聘应当选贤任能,承载起民众的公正期待。公招、公考等,不是强化官方威严的仪式,基于从优选才的初衷考虑,允许、鼓励、吸纳应聘者们的申诉,让监督的声音更有力,才是合乎情理的对策。过往发生的一切,也表明那种无谓捍卫的“权威”,只会为梁国影之流提供徇私之便。
新闻点评
在处理此次公考舞弊案上,中山纪检监察部门能够坚持公开处理过程、严格执纪执法,其在网络舆情事件处置上的透明性、及时性、严肃性值得效仿。公务员考试,关系到成千上万考生的公平竞争,关系到党政机关选人用人的公信力。确保选人用人风清气正,就必须对徇私舞弊者严肃查处、决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