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百年老校:尊重师生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2013-05-27 14:45:00 来源:北京晨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河畔,有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胡同小学——西城区鸦儿胡同小学。该校始建于1900年,前身是一所基督教会学校,后成为解放后第二批接管的市立小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将科技列为发展特色,不断开展“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系列活动。随后逐步丰富、充实教育内涵,形成了“科技环保”教育特色,并把“尊重”确立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尊重每名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可以影响每一个生命体一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鸦儿胡同小学校长程玉洁介绍,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深入讨论,把“尊重”确立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将“尊重”的理念根植于孩子们的意识中,形成健康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做事方式,使他们将来发展成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公民。

据介绍,“尊重”的内涵是懂得与理解、包容与赏识。核心内容为“四尊重”——尊重规律、尊重所有人、尊重文化、尊重环境与资源。程玉洁校长表示,学校应该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让每一个人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并且尊重现代人和未来人,尊重所有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同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每一个人都有根、有丰盈的精神世界。还要做到尊重环境的多样性和资源的有限性,让每一个人都懂得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环境资源。“我们期望通过尊重文化的构建,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尊重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将一颗尊重的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学校提出“爱每个孩子,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师德口号。同时,将师德中的尊重理念细化为:关注每个生命体的生长状态;关注每个学生成长的需求,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包容每个孩子出现的错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孩子的成功体验。

程玉洁校长认为,打造优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尊重教师的个体价值和差异,建构层级培养,促进自主成长。鸦儿胡同小学在尊重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

据介绍,前三年为调整磨合期,由学科带头人对新教师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初步了解课程标准内容,基本熟悉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能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四至六年为适应发展期,通过校内师徒双向互促、校外推荐参加区教研组活动、聘请专家定期指导等方式,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磨炼与提升。七至十年为成熟提高期,教师能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熟练掌握学科课程标准,熟悉小学阶段教学的全过程要求,并恰当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任职十年以后,进入反思创新期,在不断提炼教育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其早日成为专家型教师。

鸦儿胡同小学紧紧围绕“尊重”这一核心价值观,逐渐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同时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德育先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以“尊重教育”构建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工具,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支撑。鸦儿胡同小学围绕学校的“尊重”理念设计课程,利用地域资源丰富课程,突出课程本质,突出学科特点,突出学校特色,整体构建以“尊重教育”为主线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程玉洁校长介绍,学校采取“从点入手,逐步扩展”的方法,首先以“品位文化”为切入主线,将尊重文化分为三个方面——尊重北京文化、尊重中国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然后又进一步制定了由“胡同文化、名胜古迹、民俗文化”三部分内容构成的校本课程。

“胡同文化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鸦儿胡同小学是仅存的几所用胡同命名的学校了。”程玉洁校长说,为了保护和弘扬胡同文化,学校通过以胡同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研究胡同文化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鸦儿胡同小学与社区一起开展了“童眼看胡同”传统文化活动以及“传统文化寻宝——身边的胡同”主题活动,让学生从“走进胡同”入手,挖掘身边的北京传统文化。一、二年级开展了“拍拍、画画身边的胡同”创作记录;三、四年级开展“我身边的胡同”主题手抄报活动;五、六年级学生走访身边的特色胡同、故居、遗址等,完成一份调查记录。同时,品德与社会学科开设《学校周边的胡同》课程、综合实践课开设《胡同里的游戏》课程,不仅使学生锻炼实践能力,还使学生对于学校周边的古迹、历史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除了胡同文化,学校还以周边名胜古迹为线索开展系列活动,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整理资料、梳理知识结构、合作探究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尊重、合作,培养学生爱护古迹,关注古迹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学校组织学生义务做宋庆龄故居时代小先生讲解员,带领学生多次走进宋庆龄故居,参观学习宋庆龄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了解宋庆龄的伟大事迹。程玉洁校长介绍说,《在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第二个主题是《放飞和平鸽》,其中第三个话题就是“我们爱和平”。“如何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体会和平的可贵”是难点,教师就从伟人宋庆龄这个人物切入教学,因为有前面的活动学习积累,再加之老师将授课地点选择在宋庆龄故居,学生身临其境,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鸦儿胡同小学经过两年研究,改变了教师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走出对课程资源的僵化思维观念定式。程玉洁校长表示,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鲜明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学校打开了对外交流的一扇窗。去年,鸦儿胡同小学接待了美国文化交流团来校访问,无论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交流,还是学校文化小使者优美的古筝弹奏、“友谊地久天长”的书画,都赢得了外国友人的赞誉。交流活动拓展我们的视野,也推动了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深入开展。

利用周边资源实践“科技环保” 

鸦儿胡同小学周边与风景美丽的什刹海相邻,有许多名胜古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开展科技环保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鸦儿胡同小学将科技环保特色渗透进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认识到科技环保的重要性,学会科技环保的方法和技巧。程玉洁校长举例说,语文教师结合学科组织“寻找科技起源”、数学教师组织的“数学探秘”、“智慧王宫”、 品德与社会教师组织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组织的“收集网上环保节能资料”、“开设网上论坛”等活动,集科技与学科知识于一体,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科技环保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设计并开展一系列科技环保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参与和感受。

将教室建设成为“绿氧吧”,学生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减轻污染、宣传各种污染的危害,自主的改善环境。程玉洁校长介绍,学生参加了种植活动,并成功地种植了数十盆吊兰等绿色植物。通过这次种植活动,净化、绿化、美化了教室,使大家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鸦儿胡同小学还在校园里设置“立体种植墙”,将废旧饮料瓶挂在铁丝墙上,装满泥土,上端开口栽种植物,学生们从中学到了种植吊兰等绿色植物的技巧、体验了劳动的快乐,也把环保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

同时,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程玉洁校长介绍,2005年北京的四场大雨,四环内大约共流失雨水150万立方米。“怎样才能留住雨水,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最后师生一致认为在北京修建“自渗井”,是留住雨水、雪水最好的提议,也是用来补充地下水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没过几天,学生们就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形象逼真的模型。为了扩大影响,师生组织召开了“为北京建地下水库献计献策”的联合主题中队会。学生们的成果“雪雨水自渗井”,获得全国中小学劳技创新大赛的金奖。

同时,学校以什刹海周边的环境为实践基地,几年前,学生还在为保护什刹海的水质奔走。“根与芽”绿色组织创始人珍古道尔博士曾到学校进行讲学,并与学生一起测量后海水质,结果什刹海的水质明显好转,适合鱼儿生存,学生们感到很欣慰。

科技环保教育是鸦儿胡同小学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实践中学校总结出一些以活动为载体,凸显科技环保特色的有效活动方法:通过系列环保科技实践活动,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的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养成了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今后,学校将教育特色与课题研究相整合,利用研究北京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课题为契机,继续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不断深化丰满学校的特色教育。

责任编辑:王静静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