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异地高考奇怪“遇冷” 经济发达地区考试压力大

2013-08-15 15:4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再过半个月,新一批高三的孩子即将为了10个月后的冲刺作最后的努力。在这其中,最为迷茫的可能就是那些从小远离故乡,在异地求学多年,最后却不得不为了一张高考(微博)准考证回到家乡的随迁子女。

  对于千百万流动家庭来说,何时放开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已经成为他们难以排解的心病。异地高考目前各地解决得如何?流入地何时能取消高考户籍限制?有哪些障碍和困难?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中国教育衔接之痛》第四期今天关注:《长路漫漫,异地高考如何求索》。

  2013年,在很多人看来,是中国的"异地高考元年",就在今年6月,4500名随迁子女成为首批在异地参加高考的考生。生在福建长在江苏的王玉瑜就是这批幸运儿之一,2013年新年到来之际她终于妥协准备回家备考,意外的好消息是:她等来了"江苏异地高考"的落地。

  王玉瑜:12月31号下午,我妈回家就跟我说了"你可以在南京高考了",心里蛮激动的,可以和同学一起参加高考了。

  而从小在蚌埠长大的江西孩子彭江淮准备在明年搭上"异地高考"的第二班车,在她感觉,虽然在安徽和老家江西升学压力差不多,但已经讲的出一口地道江淮官话的她还是愿意选择更熟悉的老地方。

  彭江淮:我觉得江西和安徽这边的人口差不多,所以感觉竞争压力也差不多,在安徽这边考试,我感觉我会发挥更好一点。

  这些案例似乎已显示出异地高考的曙光,但另一个现实是,即便目前全国除西藏外的全部省市都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但参加异地高考的考生仍然不到全国高考人数的万分之五。在高考竞争激烈的一些省份,如浙江、山东、河南,不少考生虽符合报名条件,却仍然放弃了异地高考的机会,因为也许在家乡高考,成功胜出的几率更大,而这些地区的"异地高考"就奇怪地出现了"遇冷"的态势。

  而在河南河北这些考生多,高校少的地方,异地高考更是乏人问津。

  河南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陈大琪:我们没有985院校,只有一所211院校,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全国重点高校在河南的录取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这种情况出现其实早有预料,因为凡是门槛较低,开放较早的地区,都没有多少异地高考的压力。以安徽来说,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就曾表示,几百人的非户籍学生不会分走安徽本地考生一杯羹。

  李和平:对我们安徽来说,我们目前非户籍的学生,总的在全省高一到高三2000多人。能参加考试的也就几百人,这几百人相对于我们几十万的考生流体来说,影响不是很大。

  记者调查中发现,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中,越是经济发达的人口输入地压力越大,方案开口越小,而人口输出省的门槛就低得多。报道中最后提到的北上广,在不少考生看来,异地高考似乎并没有放开。

  在这些"随迁子女最多,异地高考需求最迫切,同时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矛盾最激烈"的地区,异地高考该如何实现,正是下一步需要破冰的区域。

责任编辑:王丽雪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