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生营养餐最常吃大白菜 三成称难以下咽
受访学生反馈外送午餐肉类构成
受访学生反馈最常吃到的三种蔬菜
观察动机:近日,本报对海淀、 东城、西城、朝阳等四个城区的学生营养餐状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共涉及157位来自多所中学的学生,就学生在校的营养餐问题,七成受访者表示,最常吃到的菜品为土豆、大白菜,最常吃到的肉类为鸡肉,对于企业外卖送餐,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没有什么味道,难以下咽,记者就此对营养餐招标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调查。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教委获悉,从本学期开始,本市对本市中小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已做相应调整,即由原来的市营养餐办公室组织向社会招标确定营养餐定点生产单位,改为由区县营养办负责本区县中小学供餐单位的准入。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中小学生营养餐工作从1999年开始推行。推行之初,中小学营养餐管理工作实行市、区县、学校三级管理,每年由市营养餐办公室对具有资质餐饮企业实行准入。这次全市营养餐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与中小学改革管理体制和政府转变职能的要求一致。由于区县更了解本区县中小学校情况,调整后有利于发挥区县对中小学的管理优势,提高本市中小学生营养餐整体水平。
以东城区为例,目前东城区学生营养餐工作办公室与原先市教委招标的19家供餐单位签订了暂时的半年供餐合同。从今年9月至12月,东城区将正式启动并制订本区学生营养餐供餐服务单位招标办法,根据供餐单位资质信誉、资金保障、实际经营管理能力及近两年经营业绩等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审,结合本区学生对外供餐的需求量确定供餐服务规模,择优选定中标供餐单位。
“目前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餐的供餐需求大约在5万份左右,我们初步考虑选择30家以内的供餐单位。”东城区教委体卫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东城区辖区内具有学生营养餐外送资质的企业仅有一家,因此,肯定会考虑其他附近区县的企业,“太远的郊区县肯定不能考虑,运送过来成本、时间以及保温都是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对于送餐企业的资质问题,一定会严格把关,同时,选定送餐企业后,区营养办还会定期去企业进行实地监督,了解企业营养餐的卫生、营养配比等状况,如果遇到服务不达标的情况,区营养办会劝说学校与该企业解除合同,选择其他优质企业。
西城区教委表示,西城还未进行过招标,仍由市教委的招标企业供应营养餐,执行市教委相关规定。海淀区教委暂无回应,但据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海淀区也未单独进行过招标。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本市中小学学校都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学生在校就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择优选择供餐单位,公布每周食谱,定期公开相关财务收支状况等相关信息。
调查
本报对不同区县中学生在校营养午餐进行调查显示—三成受访学生表示营养餐“难下咽”
目前本市中小学生在校就餐形式主要有校食堂供餐、食堂和学生营养餐定点生产企业联合供餐以及完全由企业外送三种。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由企业送餐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就餐学生数约为25万人,约占在校就餐学生总数的33%。
在接受北青报调查的157位学生受访者中,在营养餐价位的选择上,学校食堂供餐可选择的价位区间比较多样化,在5至25元区间。而在企业外送方面,有八成左右的学生选择了10至15元的价位区间。学生意见较为集中的是餐企统一送餐,因为“规格单一,没得选择”。
“鱼丸基本没有鱼的味道有时候味道很怪”
通过调查可以明显看出,学校食堂供餐中,鱼虾出现的次数大约占到近三成左右,但企业送餐鱼虾出现次数仅为一成,与此同时,三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企业送餐的肉菜一般情况下为鸡排、鱼丸等速食食品,“感觉肉比较少,粉面比较多,基本吃不出肉味。”一位受访的同学表示,“鸡排感觉好像是很久之前炸的,一点都不脆,咬不动,而且鱼丸也基本没有鱼的味道,有时候味道很怪,我们同学就都扔了。”
根据调查,学校食堂和企业送餐最常见的菜品,居于前三位的都是大白菜、土豆和青椒,而其他常见菜品一栏,学校食堂供应中,常见的还会有菜花、菠菜、芥蓝等价位稍高的菜品。但是在企业送餐中,基本出现的都是豆腐和芹菜这类普通菜品。
“没有面食, 天天都是很软很软的米饭”
调查显示,三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企业送餐完全没有味道,难以下咽。还有两成左右的学生选择太咸,两成左右的学生选择油太大,两成左右的学生觉得正合适,一成左右的学生选择弃权。
“菜实在太难吃了,虽然油很多,但是闻着很奇怪,一些普通菜做出来感觉特别不新鲜,颜色都变了,芹菜有的时候都发白了,特别老,海带汤里面的海带从来都咬不动”,一位受访的学生表示,给他们学校送餐的企业经常会把菜做得很辣,不能吃辣的同学根本就没有办法吃,“而且也没有面食,天天都是米饭,是那种很软很软的米饭。”这位同学表示,一位送餐企业的工作人员曾经向学生解释,因为面食所需的时间成本高,利润太少,如果做面食就赔钱。
对话
“和学校交流菜谱实为走形式”
北青报记者在试图接触学生营养餐企业时发现,多家企业都对营养餐供应的情况缄口不谈,大多“闻媒体色变”,持强烈拒绝采访的态度,有企业表示由于学生营养餐的高度敏感性,不希望和媒体有任何接触。最终,仅有一家位于朝阳区名为“新干线快餐公司”的企业勉强接受了北青报记者的采访。该企业常年为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三个地区十几所学校提供营养餐,已有十五年左右的学生餐供餐经验。下面是北青报记者和该公司负责人的对话。
“学校和公司之间的菜谱交流仅仅是一种形式”
北青报:学校和企业对于营养餐的菜品是如何沟通的?
新干线:这由我们和学校共同协商完成,学校对品种和口味有选择决定权。每周,我们会提前向学校发去菜谱,再由学校反馈回意见,但实际上多年的菜谱基本已成定式,这样的菜谱交流实为走形式。
北青报:对于送餐时间和餐点温度是如何规定的?
新干线:现行的规定是,营养餐规定必须在三小时内送达各个学校,食物出锅后按规定要测量温度,然后分装入餐盒,再放入保温箱,由统一的厢车运往各个学校,所有这些动作要在三个小时内完成。
“主路限行 也会导致运餐延迟”
北青报:每天能在三小时内完成吗?
新干线:硬性规定这样当然就得完成,但因为餐量过大,实际操作起来很不容易。之前规定是4小时,现在又缩成3个小时,到底什么时间最合理?科学依据是什么?我们都不清楚。而且真正要保障质量就一定要控制产量,但现在以时间来限制就真的能保障安全质量么?
北青报:那你们现在如何保证营养餐在规定时间内运到?
新干线:我们现有8辆厢式餐车分头送餐,但却只有4个运输车证,根本不够用,所以另外4辆车每天冒险上路。过去还可以用面包车送餐,现在为了食品安全,统一规定采用厢式货车运输。规定是有了,可车证根本不够用。有时,主路限行也会导致运餐时间的延迟。
“目前使用哪种营养餐盒
并无明确规定”
北青报:学生营养餐都使用什么包装盒?
新干线:目前对于学生营养餐的餐盒使用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多年来许多学生营养餐送餐公司都采用周转型餐盒,取消了早期使用的一次性餐盒。周转餐盒可以使用完回收,再循环使用。
北青报:周转餐盒比一次性餐盒更卫生安全吗?
新干线:这二者的卫生情况差不多,一次性餐盒的厂商并不一定都能达到卫生要求。出于环保和费用问题的考虑,我们很早就取消了一次性餐盒。但对于周转餐盒的使用,也没有强制性规定。
“我们这样的企业
需要统一的领导和切实的帮助”
北青报: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主要接受谁的管理?
新干线:过去其实我们这些私企就像一盘散沙,没人管,也没人告诉我们规则。后来市教委管我们稍微好了点,但现在又交由区教委管,情况怎样还不好说,但我们这样的企业做起来不容易,需要统一的领导和切实的帮助。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