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长江学者是国有资产

2014-03-06 15:24:00 来源:北京晨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引进的人才创造平台和机会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单纯以平台、机会的完好与否来决定人才的流动。

  据新华社报道,贵州大学校长表示,“虽然贵州大学开出了每引进一个‘长江学者’,给予120万元年津贴,一个院士给予180万元的优厚条件,还提供科研平台和经费,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没有一个人报名”。

  贵州这样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一直是吸引不了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是吸引人才的一个捷径,但是很显然,这个捷径现在走起来也很难。为此,这位校长建议说,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人才到西部干事创业,特别是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同时,西部地区也要为人才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机会,采取事业留人等办法把引来的高端人才留住。

  不禁想起体育界的例子。国家游泳队名将孙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曾被拉去出席了游泳队与赞助商的签约仪式,为此他在微博上抱怨,并且对自己肖像出现在赞助商饮料瓶上表达不满。这个想法马上被人质疑并纠正,因为这是符合国家队相关规定的做法,毕竟运动项目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广告代言显然是这些资金重要的来源,而孙杨本人能有今天的成绩,也是这些资金的受益者。换句话说,既然你是国家队培养出来的人才,国家(队)需要你的时候,你就有义务为国家队代言,毕竟我们的运动员培养体制是国家出钱。

  这个原理似乎可以借鉴到专家资源的利用上。专家之所以能成为专家,成为“长江学者”,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国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和平台,他们的名声和成果都离不开国家的投资培养,某种程度上说,专家和孙杨一样,都属于“国有资产”,既然如此,就应该有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其中就包括支援落后地区的教学和科研。

  曾有人提出,中国大学的腐败,主要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绝对稀缺,而这个根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解决,人才培养需要时间,那么,在等待稀缺资源变得富裕的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毕竟我们不能因为资源稀缺就要容忍由此带来的矛盾甚至弊端,而像“长江学者”这样人才的主动、被动流动甚至调遣,可能是解决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关键。

  为引进的人才创造平台和机会是必须的,但是不能单纯以平台、机会的完好与否来决定人才的流动,毕竟那里的平台再好也好不过发达地区,更何况,如果那里平台完好,财力丰沛,还要专家做什么?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