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感激”已成为孩子的时代病?
不知感激已成为孩子的“时代病”
曾几何时,英国妈妈夏洛特最大的“烦恼”是要不要给当时4岁的儿子买一只昂贵的机器狗。她在英国“育儿”网站上写道,“每次我们路过商店,他都会要求买那个玩具。我和丈夫觉得,没有什么比那只玩具更能让他开心了,因此我们在圣诞节给他买了最昂贵的一款。”
夏洛特本以为儿子收到礼物后会连连称谢,实际上,一个星期后,那只玩具狗就被冷落在玩具柜里,而儿子则继续索要其他更昂贵的玩具。“我们以为他会对已经拥有的心怀感激,事实上,他拥有的越多,就越不珍惜。”
美国《赫芬顿邮报》称,很多人到了晚年才领悟,常怀感激之心是快乐的诀窍。对于成熟的大人来说,保持感激都不容易,更不用说被捧在手心里的孩子了。不知感激为何物,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时代病”。
珍妮·崔和丈夫都是移民,上世纪70年代到达美国后,在相对贫穷的环境长大。珍妮小时候的课本、衣服和玩具,不是哥哥姐姐用过的,就在二手市场买来的。由于物质短缺,她对仅有的少数物品心怀感激。
成年后,珍妮开设了给玩具打分的网站,因此她的两个孩子几乎拥有市面上所有的流行玩具。珍妮不想当娇惯孩子的家长,但她仍忍不住给孩子们新玩具。
珍妮的经历代表了很多家长,他们想给孩子自己成长中缺失的一切,却不希望孩子觉得“拥有”是理所当然的。
美国《心理学评论》杂志上一篇文章称,表达感激会带来正面的影响。研究者让221个孩子连续两周,每天写下5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另一组孩子则被要求写下使他们烦恼的事。两周后,研究人员发现,“感激组”的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表现比“烦恼组”的学生好很多。
另一项针对纽约的1035名高中生的研究发现,那些善于欣赏和感激自然中的美和生活中善举的孩子,平均绩点更高,患有忧虑症的几率更小,不容易产生嫉妒等负面情绪。
感激的反面是贪婪
雅虎新闻网称,如果不趁着年幼教会孩子感激,他们只会变得贪婪。
研究认为,感激的反面是物质至上。那些将拥有和购买物品与幸福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孩子,在学校的绩点更低,负面情绪相对更多。
2013年发表在《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学报》上的文章中写道,通过对1976年到2007年35万美国高中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想要获得“很多钱”的年轻人数量激增。与此同时,愿意通过艰苦劳动获得财富的人却在减少。2005~2007年的调查中,62%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有钱和购买好东西非常重要,20年前这个比例是48%。
现代的消费文化并不利于扭转这个趋势。经营商业地产金融公司的威利·沃克感慨,网购让购物变得异常简单,很容易让孩子忽略物品的价值。“如果我的儿子想要一双新鞋,我太太会上网选好颜色和尺寸,按下购买按钮,第二天鞋子就到货了。”
这和沃克小时候渴望一件东西的体验截然不同,那时候他惦记一双运动鞋几个月,每次路过都去看看,直到考了好成绩或者攒够了零花钱,才能将兴高采烈地将鞋子买回家。“如今的孩子不需要惦记,也从不思考购物的优先次序,没有无法得到的焦虑。”沃克先生叹道。
然而,对父母来说,限制孩子往往知难行易。当沃克的儿子想要一部手机作为11岁生日礼物时,沃克本着“能开福特就别买凯迪拉克”的心态,想给儿子买个功能齐全的平价手机,“但是这部手机上网和发信息的速度慢,我们最后还是给他买了iPhone。唉!”
学习感激就像塑造肌肉
家庭教育专家韦恩·帕克在博客中讲了这样的故事:今年的万圣节,他陪小儿子和邻居的孩子挨家挨户讨糖果。他知道儿子会在收到糖果后说“谢谢”,但是没想到儿子说的非常真诚。儿子后来告诉他,有些人家会在万圣节的晚上关灯、躲出去,以省掉给孩子们买糖果的钱。因此那些迎接孩子到来的人都是爱孩子的好人,应该真诚地向他们道谢。
帕克十分受触动,他突然意识到,一旦引领孩子走到感激的路口,他们会自发地微笑着走得更远。
美国洛杉矶,布莱斯顿家现代化的白色餐桌周围,全家人手拉着手进行饭前的固定仪式。8岁的阿莉尔说,她要感激已经去世的祖父,因为他生前很幽默。
阿莉尔的玩伴留下吃晚餐,这时插嘴说,“我对晚餐有香肠心存感激。”女主人莉拉和她的丈夫皮特忍不住露出笑容,这对旧金山夫妇的初衷正是让孩子们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遇常怀感激。
鼓励孩子学会感激似乎是非常简单的道理,过程却难倒了很多家长。东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沃特金斯觉得这并不奇怪,“主要因为我们成年人也不太感恩”。
他告诉美国《华尔街日报》,感激的“形成原理”与肌肉类似,花时间去塑造它,其丰满程度就会增加。即使那些生性凉薄的人也能在不断的训练中,变得更加体谅和感激他人。
霍夫斯特拉大学的胡洛博士就指出,父母的日常影响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经常对你的另一半表达感激,也要感激你的孩子。有些家长会说,‘我凭什么要对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表示感谢?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这样的论调似乎越想越有道理,但是孩子会有样学样,最终形成不感激的逻辑。
很多父母都头疼孩子挑食,而美国畅销书《我的孩子什么都吃》的作者苏珊·罗伯茨认为,今天的孩子有这样的坏毛病,因为他们饭来张口,“一切都是被动的”。20世纪中叶前,孩子必须参与煮饭的过程,他们准备食物、摆桌子、收桌子、洗碗。由于他们了解一茶一饭来之不易,家人为此付出了劳动,才会心存感激地享用食物。
为了尝试罗伯茨的理论,珍妮决定让孩子参与筹备晚餐。珍妮的大儿子今年9岁,他们打算一同制作美国国庆日的烧烤奶酪汉堡。到超市购买食材时,珍妮才意识儿子是多么“不接地气”:她的儿子问她哪里能找到汉堡里“圆圆的肉饼”。珍妮突然觉得很羞愧,因为她的儿子9岁了,还没见过生牛肉,也不知道肉饼是制作出来的,而非天然成型。
回到家后,珍妮的儿子套上围裙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他学着打鸡蛋、徒手揉牛肉,珍妮担心儿子觉得恶心,没想到他看起来颇为自豪。虽然有时候被烤肉的炉火吓得不敢靠近,他还是煎了肉饼、切了西红柿,做成了汉堡包。珍妮说:“我从没见过我儿子如此狼吞虎咽地吃下汉堡,他还监督着我们吃完我们面前那一份。他感到非常骄傲,甚至主动洗了碗。”
珍妮在《大西洋月刊》上写道,虽然为人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是适当的“物质短缺”,督促他们为了拥有食品、玩具而动脑思考、付出努力。这最终会让孩子怀有感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