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有钱没时间,有闲却没钱?带薪休假,需过几重门

2015-08-18 14:4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日前,国务院发文《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亲,我只问一句,有多少地方和单位符合条件?

  喜大普奔,听说我们又要有小短假啦!神马?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才可以!那么什么才是有条件的单位?还得是夏天!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两天半的小短假对于丰富假日体系、增加假日供给,以及促进周边旅游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意见》中有这样三个关键词:一是“鼓励”,这就意味着只是倡导,并非强制,也不是统一;二是“有条件”,换句话说,没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就没有这样的安排;三是“夏季”,也就是说,并非全年,每年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关键词合在一起,不难发现,这项政策影响和惠及的群体是比较有限的。

  从纸上谈兵到落实有多远?

  此次《意见》首次将带薪休假、错峰休假、“2.5天小短假”一并提出,顿时引发舆论热议,被誉为是休假制度的“破冰”,并得到了80%以上网友的支持!你这么任性,老板知道吗?那么,这“三假”如何落实到位,又怎样考验着单位、企业的“调假智慧”?

  从现实操作角度来说,一些能够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的单位,或许可以考虑周一到周四每天延长1小时,在保证每周工作总时长不变的前提下,腾出周五下午半天的休息时间。否则,如果工资不减少的情况下凭空多休半天,恐怕几乎没有哪个用人单位愿意这样执行。

  旅游专家刘思敏对北青报《生活时代》表示说:“事实上,两天半的小短假介于双休日和小长假之间,三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探亲需求的满足没有太大意义。我们现在真正缺的不是形式花哨的短假,而是切实可行的长假。”

  他认为,随着社会转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异地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探亲需求也就更加突出,现有的假期安排显然远远不够。另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以后,消费也在升级换代,民众从以前买家电、买车、买房的物质性消费,逐渐转向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旅游消费。而在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但本身并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需要吸引东部地区的客源前去消费,这种长距离的旅游也就必须依赖长假来实现。

  有钱没时间,有闲却没钱

  目前,长假的供应在我国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十一黄金周和春节七天假期;另一个则是带薪休假。而在今年的吹风会上,吴文学表示国务院出台的《意见》中,明确地提到了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的落实。值得注意的是,算上这次,今年以来官方已经至少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

  特别凑巧的是,在几年前国务院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就已经提到了要保障公民的休闲时间,完善劳动福利,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可支配的休闲时间,其中落实带薪休假就是主要看点。

  时至今日,落实带薪休假依然还处在强调或者进一步落实中,这只能说明带薪休假贯彻得并不彻底。带薪休假作为从全民集中休假向全民全年分散休假模式转变的重要一环,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及其他资源,推动我国休假制定与国际接轨。还能够大大降低公民休假对社会生产、运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然而好的制度化成好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国家要税收,企业要效益,大众追求综合品质的提升,或是难以逃脱“有钱没时间”或“有闲没有钱”的循环魔咒。

  中国人的勤劳、事业为先的观念根深蒂固。常听到身边的人这样说:“工作太忙,哪有时间去旅游度假”,“等有时间再说吧”,“等退休了再说吧”,大部分人并没有把度假旅游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要落实带薪休假,从而促进旅游消费,恐怕上述观念势必要打破。让“休闲度假”成为健康生活价值观中的一部分,而这需要政府和社会来正面倡导和制度化推进。

  将旅游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需要依托的是“普遍有闲”、“人人都能享受休闲”的社会,而这一点我们和国外还差得很远。

  休不起假

  对中国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工作-赚钱-消费-工作”的生活模式根深蒂固,要转变公众休闲意识,就要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带薪休假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是也要注意不同人群,应该不同对待。所谓带薪休假的落实,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而个体经营者、出租车司机、农民等是不包括在内的。因为原则上他们是可以随意安排自己休假的时间。而这些群体限制休假的主要因素则在于经济条件有限,属于带薪休假中的弱势群体。但是对于这些低收入者,他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休不起假,而农业劳动人口则是即使休假也“无薪可带”。当然,尊重他们在休息权和事业发展方面的自我选择,无可厚非。而实现其自愿休假的关键在于改善生存的环境、提升收入水平。

  特殊群体实现带薪休假,则需依靠制度的完善。如出租车司机等公共服务群体可弹性休假或轮休,非运输高峰期休假延长或经济补偿。工作季节性强的群体,如农民、林业工人等,由于每年已有相当长的闲暇时间,可作为带薪休假制度最后惠及的人群或从农业政策、农业补贴中增加此项。

  当前,我国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各个企业业务性质也不同,带薪休假制度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全行业一步到位。解决这一类问题不能一刀切,可以在部分地区和企业先试行一步,再逐步跟进、完善。

  让“纸上的馅饼”变成一种权利

  带薪休假制定在我国早已落实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落实得并不好。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带薪休假落实率只有50%左右,而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像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则落实较差。

  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水平有限,社会保障制定不够完善。百姓们为子女教育、家庭购房、医疗养老等问题所累,有钱不敢花。真正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还是要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其次就是要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人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然后,就是要引导消费,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最后就是要完善法律制度,逐步强化社会各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当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的政策,还要规定被侵权者的救济措施以及对侵权者的惩罚措施。制定对违反带薪休假规定单位的惩处。同时,还要继续在《劳动法》、《旅游法》中制定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使人们真正享有这个权利。无细则,带薪休假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无法落实到实处。

  政府的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等应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带薪休假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可利用媒体向社会大众公布违规企业名单,利用公众监督和舆论力量开展工作。

  学习他山之石

  在国际上,带薪休假是国民的一项权利,而在我国则有更多的福利色彩。我们应该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将其作为一种权利来保障。借鉴外国经验,就要从法律、实施细则和其他配套制度入手。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在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发源地则是浪漫之国——法国,而在带薪休假制度上面,法国人更是将浪漫尽情发挥,一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被用来度假。除了公共假期外,法国人每年可以享受长约30天的带薪休假,再加上法定假日、宗教节日等假期更是为法国民众体验闲情创造了多样的假日选择。早在二十世纪初,带薪休假就被法国人作为一种权利明确提出。法国的《劳动法典》中对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极其详尽的规定。特别是其中对“行业工会”、“员工代表”、“企业委员会”、“劳资调解委员会”等团体中的劳资调解机构责权和活动程度做了具体规定,在保障员工带薪休假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工作更要休闲”是澳大利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而倘若你以为只有北欧的带薪休假方式值得艳羡的话,那你就错了,这个曾经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情有着自己的风格。在澳大利亚,除了公共假期以外,每个人享有20余天的带薪休假,政府为了鼓励民众休假,更是采取了对带薪休假者额外奖励17.5%工资的福利。

  再来看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美国,它虽是一个普遍实行带薪休假制度的国家,但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带薪休假日却是相对比较少的,并且没有全国性的法律规定雇主一定要给员工带薪休假的福利,因此带薪休假的自主权更多地掌握在公司或企业手中。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一般而言,全职员工工作不满3年者,每两周会有4个小时的带薪假,工作超过3年而不满15年的,每两周可以得到6个小时的带薪假,基本上是根据职工工作年限、资历来确定带薪休假的时长和福利。

  日本虽然以精悍著称,但这个国家在带薪假上却毫无吝啬之意,且不论它本身就是一个节假日相对较多的国家,每个月基本都有一到两个小假期。除去包括法定节假日在内的公共假期,其劳动法明确规定,出勤率在80%以上或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者,每年可享受10天的带薪休假,6年工龄以上者,每年可以有20天的带薪假期。并且,企业也会酌情设置一些婚丧假、产假等有薪假日,如此算来,日本职工带薪休假时间一般在30天左右。

责任编辑: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