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黑龙江鸡东县前卫学校教师群体:坚守,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

2018-07-11 10:16: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民房里的地标”,当地百姓如此称呼黑龙江省鸡东县前卫学校的教学楼。

  前卫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76年,1999年由3所学校合并而成,2013年变更为平阳小学的一个教学点。

  学校距县城35公里,四面环山,在这里,38名教师承担着山里8个自然村孩子的教育任务。

  “对这里舍不得,撇不下”

  “这里就是28名住校教师的家。”前卫学校副校长黄玉凤指着教职工宿舍的二层小楼说。走进楼门可以看到,每个“家”面积大约20平方米,共有12个房间。

  “明年我俩就都退休了,想想真是有些舍不得呢。”四年级班主任王国华告诉记者,一楼中间的房间是她和同事赵淑艳的“家”,俩人一起住了3年,彼此开玩笑互称“老伴儿”。

  “跟以前比起来,现在的条件真是好太多了。”王国华说,从教35年,她先后经历了4所学校的撤并。

  “那时没有条件住校,从教学点到村小,每天都要步行30多里山路。”王国华说,那时候无论冬夏去上课,早上4点必须从家出发,雨雪天怕迟到,她就抄近路、走乱坟岗子。冬天天黑得早,山风呼啸,走着走着就会害怕,她就跌跌撞撞地跑,身上经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王国华的“老伴儿”赵淑艳教龄36年,“这里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我的学生,感情很深”。

  “孩子和家长的质朴、领导的关爱照顾、同事间相依相伴的感情,这些都是我们坚守在这里的理由,舍不得,撇不下。”赵淑艳说得很动情。

  “我算是教育战线的老兵了,明年就要退休。”前卫学校副校长许家坤有着40年教龄,每天骑自行车往返12.4公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都教过。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前卫学校的教师们一年又一年坚守在山区,改变着一茬又一茬山里娃的命运。

  特岗教师和“背奶包”的故事

  1987年出生的丛莹莹24岁那年考取了特岗教师,来到前卫学校。

  “那时学校是敞开式的,没有围墙、没有宿舍,我们6名老师一起租住在校外的民房,做饭用的是烧柴的灶,经常冒烟,熏得灰头土脸的。”2011年刚来学校时候的情景让丛莹莹至今记忆犹新。

  “前卫乡常年刮着七八级大风,气温也低。”去年转正的特岗教师刘忠会说,“虽说这几年也有很多次调离的机会,但越来越不想离开了。”

  “因为家远,我只能住校,周末回去一次。现在儿子留给奶奶照看,也变成了‘留守儿童’。”刘忠会的笑容中闪过一丝苦涩。

  面对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刘忠会、丛莹莹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留下的决心愈发坚定。

  把抽出的母乳放在保鲜袋里、再放上冰袋保鲜。在丛莹莹的办公室里,她给记者讲述了“背奶包”的故事。

  “下学期开学我就要把这个‘背奶包’传给其他同事了。”丛莹莹说,这个玫红色的“背奶包”是2015年休完产假上班的同事王俊丽买的,因为学校离家远,中午来不及给哺乳期的孩子送奶,王俊丽就网购了一个“背奶包”,此后,这个“背奶包”就在前卫学校年轻的哺乳期女教师之间传了下来。

  “从繁华的城市来到这所山区学校,刚开始的确有些不习惯,但大家彼此关心、抱团上进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更想扎根在这里,尽自己的力量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今年25岁的要泰行是前卫学校年龄最小的教师,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任教不到一年,已成了学生眼里的“大哥哥”。

  2009年以来,共有16名特岗教师考入前卫学校,把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从48岁拉低到了43岁。“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像一股活水,让学校变得更有朝气、更有奔头。”前卫学校校长赵军说。

  “小学校也要办出高质量”

  “小学校也要办出高质量。”赵军说,1972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他就扎根乡村教育,如今已有46年教龄。

  “我对学校的感情不是用语言能表述的。”赵军说,从教这么多年,除了地理课以外,初中所有的科目他都教过,最多的时候同时教7科。

  “学校条件差,赵校长就感情留人,很多事情都先跟大家商量,在我们眼里他更像一个大家庭的兄长,为了这个家四处奔走、操心出力。”黄玉凤说。

  教师们经常走村串巷,一边家访,一边宣传学校,还把家长请到学校观摩小班化互动教学、盟区活动、兴趣班,这些付出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2013年,学校只有56名学生,现在则有90名,2013年52人参加中考,13人考入重点高中。

  “学校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中学生每人每年1250元,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一名学生家长说,学校对贫困生的关爱帮助了很多家庭。黄玉凤介绍,学校还经常开展给留守儿童家长打电话、帮助留守儿童做家务、实现留守儿童的小愿望等活动,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以前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很多老师每天要走几十里的山路,雨里雪里地往返奔波,大多数人留下了严重的腿疾。”说起这些往事,赵军有些哽咽。

  坚守在乡村教育最苦、最难的一线,前卫学校的教师们甘守清贫、奉献着师爱,像红烛,像青松,像丰碑……(本报记者 曹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7月11日第3版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