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致敬!济南这家人70年三代人出了13位教师 家族传承见证教育变迁

2019-09-10 15:5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刘辉)“我们一家三代13人,70年坚守着这三尺讲台,用这种接力棒式的传承,让教育教学工作转变成一种基因,渗透到我的血液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济南高新区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教师殷瑾瑾的自述。今日,记者从济南市高新区教育体育局获悉,在山东济南,有这么一个教育世家,70年三代人13位教师,从破屋到泥墙、从木板到钢筋,从一支粉笔头到如今智能设备广泛进校园。他们的家族传承见证了70年教育的发展变迁。

图片来源:济南市高新区教育体育局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 一家三代13名教师

  殷瑾瑾介绍说,她姥爷是上世纪50年代的教育工作者,那个年代的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父母、舅舅舅妈们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师,在教育的改革中他们流下了辛勤的汗水。到了她这一代人,表姐妹们共6人加入了教师队伍,算起来一家三代13人都是老师。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都是和教育教学有关的零星碎片。”据殷瑾瑾介绍,从她记事起,就常常看着妈妈晚上批改学生作业、备课到深夜。有时,妈妈还把学生领回家,排练元旦或六一的节目。爸爸也常常和她们分享发生在他们中学里有趣的故事。”

  教育孩子为祖国做出贡献 是传承也是家风

  在殷瑾瑾的认知里,教育是传承也是家风。“这样的家风,是有魔力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三舅舅和三舅妈,都秉承着姥爷的愿望,在教育教学的土地上辛勤耕耘35载,无怨无悔,直至退休,他们都受到了社会的尊敬和学生、家长的爱戴。”殷瑾瑾如是说。

  家风的传承最早发生在姥爷身上。在殷瑾瑾85岁的姥爷眼里,她们还都太稚嫩,担当不起教书育人这个重任,他不放心,于是每次回家,不管她们听过多少遍,也不管她们还爱不爱听,就给大家“开讲”:“我们那时候,以前,国家还很困难,没有教室,就借间破屋当教室。没有桌凳,就用泥巴垒两个墩子,上面放上一块木板,就成了课桌。教室没有门,冬天刺骨的寒风吹进来,学生的小手都冻僵了,可没有一个怕苦的。那时候学生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当科学家,当解放军。你看看现在的孩子,怕苦怕累,有的图享受,有的只知道为自己挣钱,你们要教育他们,要为祖国做贡献。”

  殷瑾瑾笑着趴在姥爷的耳朵边,大声地说:“那都是哪个年代的事了?” “哪个年代也要爱国啊!现在国家富强了,更要爱国啊!”姥爷又拿出他作为家长的威严,教导她们,殷瑾瑾表示,这不仅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给予年轻人的厚望,更形成一种家风,影响着他们的子孙后代。

殷瑾瑾及其家人

  三代人 三种教育方式的改变

  一家三代13人,从破屋当教室、从木板当课桌,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教学走进中小学校园。他们一路见证了70年来教育的发展变化。

  殷瑾瑾告诉记者,如今她任职的学校里,和70年前姥爷记忆里的中国校园状况比起来已经发生了“巨变”,学校开了部分“机器人课”,还带孩子走出校园,去高科技的软件园实地学习接触“人工智能”知识。另外,除了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孩子们还可以参加各种舞蹈、体育、艺术类的社团,项目丰富多彩。

  据《爆三样》的记者曝料,经历了70年的发展,殷瑾瑾为代表的这一代年轻教师的教育方式,整体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由姥爷那一代人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变成了老师走进学生中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学习,课堂也更开放、更自由、丰富、有趣了。

  她和妈妈当了三年的同事 还直接搭班了三年

  殷瑾瑾的教育生涯的开始,也是受到家庭的熏陶。她回忆说,在爸爸坚定不移让她报考师范类大学的时候,就为她做好了“不二选择”。她不仅继承了他们的事业,当起了小学老师,还和妈妈在一个学校里同事8年,直到妈妈退休。

  更有趣的是,她还和妈妈直接搭班3年,妈妈教语文兼班主任,她教英语。“说心里话,在和她搭班的这3年里,她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我跟她学会的,不仅仅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更学会了在工作中处理学生问题的许许多多具体方法与技巧。”殷瑾瑾说。

  比如每天早读,殷瑾瑾同时要跟三个班,常常顾此失彼。有时简单地布置学生自己读,就急急忙忙去别的班了。妈妈说:“你这样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走了,你以为你走了,学生就认认真真地读么?他才不买你的账呢!你要制定具体的晨读任务,有布置,有检查。这样才不白白浪费20分钟。”

  于是,殷瑾瑾每天都提前作出计划,为每一个班甚至每一位特殊的学生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学习任务,让责任心强、学习优秀的学生做好记录,把学习情况及时向她汇报。发现这个方法收获很大。特别用在复习考试阶段效果更好。

  从这件事中,殷瑾瑾发现,妈妈对她的影响让她受益终生,她认为,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母亲对女儿的关爱,更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的呵护。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这是殷瑾瑾最喜欢的歌词,她说这样的歌词,曾让她无数次感动,而她正实践着这些诺言,无怨无悔。

  “学校无小事,件件是大事”。殷瑾瑾告诉记者,“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繁重,责任重大,因此严格要求自己,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亲力亲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文章整理自济南市高新区教育体育局殷瑾瑾)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