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运用PPP模式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动阳信县教育布局规范化跨越式发展
鲁网12月13日讯 为更好在山东省推广运用PPP模式,有关部门经过梳理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享成熟经验做法,以供全省参考借鉴,滨州市阳信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成功入选。该项目通过阳信县36所中小学内35个运动场和1座体育馆的建设,全面、高效提升阳信县教育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成效显著,为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和推动教育布局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同时,二期阳信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三期体育中心三馆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背景。2016年初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决定从2016年起至2019年, 在全国开展“全面改薄”专项督导工作。阳信县委、县府全面落实上级要求,按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指标要求,对阳信县所有中小学进行摸底,发现中小学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根据政策要求和发展规划,阳信县优先考虑最急需改善的若干基本办学条件类别和运动基础较薄弱环节,按照“一校一案”,列出改造清单,妥善解决运动场地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为了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县委、县府依据国家政策,通过调研,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到县财力不足问题,决定阳信县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BOT)的模式。
(二)项目概况。该项目总投资27316.55万元,于阳信县36所中小学内建设35个运动场和1座体育馆。项目采取建设—运营—移交(BOT)模式,合作期限10年,其中建设期1年,运营期9年,回报机制为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标社会资本(山东铭匠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前海谢诺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宁阳县葛石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三家联合体),由中标社会资本和政府方出资代表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等全过程。2019年8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过程中克服了新冠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通过采取分批运营的方式解决了不同子项工程进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截至2022年3月,项目所有子项工程完成竣工验收,35个运动场及1座体育馆全部投入使用。
(阳信一中体育馆完工照片)
二、亮点成效
(一)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高效率完成“全面改薄”工程。阳信县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政策要求,通过教体局及社会资本方的共同努力,自2019年至2021年的两年时间内,在阳信县36所中小学建设了35个标准化环形塑胶运动场,并全部投入使用,全面满足广大中小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高效率完成了阳信县“全面改薄”目标;同时,阳信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的全部产出和运营,项目建设投资控制、项目的物有所值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既定目标,在滨州全市教育基础设施项目中开创了先河,为其他县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标杆。
(二)重点提升教育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环节,高标准打造地区教育新高地。阳信县教体局围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重点推进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在最急需和最薄弱的中小学建设标准化环形塑胶运动场,助力全县教育和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优质、均衡发展,高标准打造鲁北地区教育的新高地。
(三)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打造合作共赢局面。通过采用PPP模式,拓展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优秀企业参与阳信县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利用财政“小支出”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快速提升阳信县教育布局的规范化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地区发展中共同受益。
(部分学校运动场完工照片)
三、经验启示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政府方成立了PPP项目领导小组,将相关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协调各成员单位高效协作,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疑难问题。阳信县教育和体育局由传统模式的建设方转变成了实施机构角色,依据县委、县府对实施机构的授权对项目进行监管,阳信县教育和体育局聘请专业咨询机构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建设监理、投资控制、结算审计、质量检测、财务、法律、技术和商务支持,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及时安排政府出资资金足额到位,充分整合、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政策,主动对接融资平台,为项目的融资提供政府支持。
(二)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各环节监管力度。一是加强政府方监管。建立健全多部门、多环节、多方位监管机制,定期调度、检查,严格把控项目质量,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运营和履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畅通社会监管。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公众监督建立畅通的沟通反馈机制。三是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政府方依据考核报告纠偏自身问题的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政府补助资金相结合,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激励社会资本方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实现了政府方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有效识别项目风险,健全风险共担机制。政企双方合理设置风险分担框架,按照风险分配优化、风险收益对等和风险可控等原则,将项目设计、建造、财务和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交由社会资本方承担,政策、采购等风险由政府方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合理共担。在此基础上,采取提交履约保函、设置补助下限及利润分配上限的方式,既大大降低了政府的风险承担成本,又有效避免了社会资本违约及暴利风险,扎实推动项目实施。(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