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做客东方文化大讲堂

2023-06-13 11:20:5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13日讯 2023年6月10日,中华书局副总编辑、编审俞国林先生应邀做客山东大学东方文化大讲堂暨“师说讲堂”,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做了题为“顾颉刚先生与中华书局”的精彩讲座。来自山大校内外的众多师生远程聆听。

       山东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时卫国主持讲座,他表示,该讲座是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师说讲堂”2023年第6期、“东方文化大讲堂”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第38期。讲座得到了外国语学院领导和师生们的鼎力支持。



      俞国林先生首先对顾颉刚先生的生平、著作及中华书局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的出版书目做了简介,随后围绕着《史记》以及二十四史的点校整理、《尚书今译》以及对《尚书》的全面清理、自《史林杂识》到《顾颉刚全集》以及后话四个部分,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详解了顾颉刚先生与中华书局的不解之缘。

  1954年8月,顾颉刚先生赴京后,与时任中华书局主编姚绍华相识,随后便与中华书局开展合作。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中华书局出版《史记三家注》;1963年为史记宣传工作,邀请大量专家学者齐聚中华书局。二十多年后,出版整理本《二十四史》系列,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顾颉刚先生都付出了巨大心血。


  随后,俞国林先生又讲到顾先生慧眼识英才、提携钱穆先生的一段佳话:在史记标记工作完成后,根据中央指示,在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萧项平的嘱托之下,顾颉刚先生又开启了整理《尚书》、并将其翻译为白话文的工作。1959年,顾颉刚先生在青岛邂逅了刘起釪,师徒两人一见如故,中华书局也鼎力相助,将刘起釪调往北京,协助顾先生研究。直到1980年12月25日,顾先生过世,刘启釪也担任起了未完成的工作,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尚书今译》于1999年10月交稿,最终于 2005年得以出版。

  顾先生在史料编辑整理工作之外,还于1955年开始整理自己的学术思想成果,出版了《史林杂识》。1965年10月26日,顾先生作结肠手术时,还预立遗嘱写道:“我一生写作,悉数交给中华书局管理”。俞国林先生还讲述了顾先生的晚年生活、其与顾先生之女顾潮老师的交往,以及他们二人延续顾颉刚先生与中华书局之缘、协作出版补订六十二册《顾颉刚全集》的往事。

  讲座最后,俞国林先生总结道,或因人事之变迁而停滞,或受时代之左右而搁浅,然中华书局之使命不因之而改变,执着不为之而泯灭。其所承载者,无关乎时间之长短、条件之允否,实为,一种信任之托付、一份文化之坚守。纵然世事变迁,中华书局将不辱使命,坚守责任,为文化传承继续努力,也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多关注支持中华书局的工作。

  时卫国教授对讲座高度评价,他表示,本场讲座用丰富的史料、详实的细节描述了顾颉刚先生与中华书局的合作关系,把我们带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使我们领略到了一位著作等身、高徒满门、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史学大师的光辉形象。讲座深入浅出,清晰扼要,内容充实,引人入胜。是一场弘扬传统文化和国学的通识教育讲座,并对俞先生的到来表示感谢。

  山东大学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盛玉麒也高度评价讲座,他说道:“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都有必要学习顾颉刚先生的人文精神与学术精神。顾先生与出版社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是学界和出版界的佳话,值得我们学习。”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海口经济学院教授曹春玲说聆听讲座,受益匪浅,仿佛跟着俞国林先生穿越时空,领略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的精彩人生,十分钦敬顾颉刚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为文化传承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即使在动荡年代,对学术的热忱也不曾改变,令人感动和敬佩,希望在场的年轻学者也能共勉。


      齐鲁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日本文学博士闫先会表示:聆听讲座,深受启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去通过阅读顾颉刚先生的《中国史学入门》,深感顾先生是一位质朴纯正、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非常羡慕俞国林先生能接触这些手稿,也敬佩中华书局所做的种种学术贡献,感谢俞国林先生的辛勤付出,谨向中华书局致以崇高的敬意。


       日本大学特聘教授、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吴川对讲座充分肯定:通过俞先生的演讲,了解了许多顾颉刚先生不为人知的故事,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被保留下来,也有赖于中华书局的付出和贡献,在此对中华书局表示感谢。如今提及顾颉刚先生,也对我们认识史学的重要性以及重构历史的使命极具意义。

  鹿儿岛国际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战庆胜表示:文化坚守的方式在五四之后便有所改变,但如今用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成功。我又想到了信念之坚守,顾颉刚先生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写成等身著作,也归功于将个人信念与兴趣结合在了一起,希望各位年轻学子学习。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文化史研究所所长刘宗迪:传承是我们人文学科的重要责任,中华书局造福了我们所有的人文学科学者,因此俞国林先生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五四之后的众多学者,奠定了我们的学术基础,其中也包括顾颉刚先生,其精神与学养,激励着时代进步,都值得我们学习。应该充分肯定疑古学派的价值以及出版其著作的现实意义。

  最后,讲座交流阶段,在线师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对顾颉刚先生以及中华书局为学术界做出的种种贡献表示了钦佩之情。俞国林先生有问必答,诲人不倦,令人收获满满。

  讲座专家简介:

  俞国林,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兼编审,中华书局古籍学术中心副主任兼文学编辑室主任。主持编辑《顾颉刚全集》《容庚学术著作全集》《琴曲集成》《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等。整理《吕留良全集》,发表《宫词的产生及其流变》《黄宗羲〈留书〉版本考》等学术文章。(作者:姚心语  图/文)

责任编辑:庞燕蕾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