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多是女生 “隐性歧视”贯穿求学就业
在教育等行业,女毕业生占据了大多数位置
“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东方不败!”这是早前流传的一句话。虽然女生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可一旦到了恋爱和找工作时,女生遭遇的障碍比男孩大得多。
有专家认为,女性的“崛起”得益于社会观念进步,但女生获得社会认可的道路并不平坦。
【个例】
女博士“学历越高越难嫁”
“我是女博士,但我不是灭绝师太,也不是李莫愁!”昨日,省会某高校老师陈倩(化名)说起社会对女博士的误解,就直摇头。
陈倩今年33岁,硕士毕业工作后又考上国家的公派
“别人给我介绍对象,好多人一听到女博士都有点怵,不敢见了。”陈倩说,前一段她在征婚网站上发了照片和简历,为了让男士不拿世俗的偏见来看待自己,她在学历一栏无奈地填了“硕士”。
据某个针对高校女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表示,在恋爱方面“曾经因为高学历而苦恼过”,两成的高校女教师认为女博士被社会妖魔化,高学历减少了吸引力。
【现状】
高校“学霸”多是女生
像陈倩一样,大学里优秀的女生不仅越来越多,“力量”也很惊人。
“我们班今年13个拿奖学金的,其中只有一个男生,广告专业一个班里则全是女生拿奖学金。”
“男生比较爱玩,女生则更勤奋,我们院的‘学霸’主要是女生。”欧阳璋说,奖学金不仅要看成绩,还要看课堂表现、出勤率等,这些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好。
“从整体表现而言,现在不少专业都是女生要优于男生。”
2006~2007年,在50000名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男生只有17458人;2007~2008年度,在教育部(
【尴尬】
女生求职往往优势“反转”
不过,女生在大学中的“优势”到了恋爱和找工时往往会被“反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大四学生邱琳琳正在忙着找工作,原想着自己四年都拿了奖学金、
“公司给的理由说,这个工作要经常出差,男生更合适一些。”邱琳琳说,应聘时明明是女生更优秀,可企业还是愿意要男生。“如果要分级的话,就算你是个‘A’ 女,也比不上‘B’男。”
26岁的河南大学大四学生张霞也在找工作,应聘的一家公司对她提出了要求:3年内结婚可以,但不能生孩子。
张霞的一位朋友在某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朋友告诉她,招女性时更偏向本科生,“女硕士通常已经二十六七岁,刚毕业就面临结婚、怀孕,到公司一年半载就要休婚假、休产假,我招你干吗?”
【建议】
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这些问题都体现了女性的崛起,和传统的社会分工、女性社会定位发生了矛盾。”郑州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蒋美华教授说,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在受教育阶段表现刚“扬眉吐气”,却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受到“挤压”。
蒋美华说,需要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的主流,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是指政府、组织或机构在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时,以及日常工作中,考虑到社会性别对女性和男性产生的不同影响,达到逐渐消除社会性别歧视、实现社会性别平等和社会性别公正的目标。
评论
我们不需破解“阴盛阳衰” 而是改变教育体制
高校里“男女比例失衡”其实是个伪命题,并不是说男女生各一半就是“平衡”。因为性别上的差异,女性在色彩感觉、手工、外语、勤奋、纪律和感情等方面优于男性,而男性在重量感觉、数学、勇气等方面占有优势,面对不同的专业,“男多女少”或者“女多男少”才是真正的“平衡”。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哪个性别多一点或是哪个性别少一点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无论是什么性别,都应该让学生通过教育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尊自信,学到谋生的技能。
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各大高校应该思考的是,怎样发挥男生、女生不同的优势,修正男女各自的劣势,把大家都培养成人才。
总之,术业虽有专攻,但人才不分男女,在不同的领域,我们需要不同性别的人才,未来是男生女生共同的舞台,我们的教育需要做的,是教会他们各自舞蹈、各自精彩。
责任编辑:王丽雪
- 小学生性教育主要靠网游?中小学紧急大补课2013-09-27
- 新规出台严管学校女生宿舍 盘点各国学生宿舍管理201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