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政策调整不宜操之过急
昨日报载,广州公办外国语学校今年小升初招生方案有变,广州市教育局拿出两套方案向公众征集意见。方案一是“先摇号后面谈”,方案二是“择优录取三四成,余下再摇号面谈”。
教育局相关领导对每一套方案的优劣也作出评点,这算是一个诚恳的举动。
不过,始终觉得,从以往的笔试到废除笔试,改为面谈,只用十天征集意见,显得过于仓促。如果十天过后,马上定夺,即刻实施,便会令不少小升初的家庭陷入措手不及的境地。
招生政策变化不同于百货公司促销,它需要学生和家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去准备应对。如果指望让政策处于变幻莫测,让人们无法跟随,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选择学校是件大事情,包括考虑到孩子的特长爱好、以后升学的走向,也包括家庭支付学费的能力,或者买房子的地段等等。游戏规则越清晰,越能集中精力备战。
我们暂不说外国语学校招生考试是否合理,但我们设身处地为那些已经处于临战状态的六年级孩子想想,为了考上这些外国语学校,他们可能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强化外语训练,他们可能以后想考大学外语类专业,可能想出国留学。他们一直以多年来的招生政策作指引,如果政策突变,那么,之前的训练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在没有减轻负担的同时,又造成了另一种浪费。
如果新的招生方案急急出台,那么,在未来三四个月里,为了揣摩面谈的内容,让孩子应对面谈,又成为家长新的焦虑。家长会否马上让孩子去学仪态,学演讲,背诵自述的文字,掌握将自己的特长告诉考官的技巧,甚至训练微笑时露出八颗牙齿……估计除了帮孩子整容,家长照样会抓狂地为孩子做包装。
窃以为,从笔试到面谈,从分数淘汰到印象淘汰,都脱不了“考”。而“面谈”因夹杂了感性判断一直被众多家长质疑能否保证公平,这种选择方式,在中小学入学过程中并未得到深入的论证和广泛的使用,所以更应该有足够的研讨和保障措施,也应有足够的面谈“大纲”公布,否则面谈变成脑筋急转弯,岂不愁煞众学子?
一个招生政策的影响力是持续好几年的,就如一个游戏,总有开始和结束,游戏当中改变规则是会造成混乱的。所以,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新的招生政策,也应纳入征询意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