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向农村学生倾斜是一种纠偏

2014-09-02 15:22: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据8月30日《新京报》)

  对此,有人认为:高考录取是“唯分数论英雄”,而通过行政命令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会不会造成另一种不公平?应该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那里的中小学生享受了较少、较差的教育资源,本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从公平的角度看,当贫困地区的学生考大学时,应该受到一定程度的照顾,而不该再次受到歧视;重点高校理应向贫困地区多投入一些招生名额。

  有人还认为:现在高考录取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凭什么要照顾?此言差矣。目前的学生素质评价其实是以城市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绘画、弹琴、三模三电等被认为是特长,拥有这些特长的学生被认为素质较高。可是,农村学生也有自己的特长,比如吃苦耐劳,意志坚定,生活自理能力强,他们会种地、会养猪、会放牛,这些特长难道就不是素质吗?

  所以,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其实是一种政策性纠偏,是对农村学生、贫困地区学生的一种合理补偿。相比高考录取 “唯分数论英雄”和“城本位思想”,这一政策体现了更高层次的公平。

责任编辑:冷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