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运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有着2500余年的历史,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大力挖掘大运河的文旅潜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大运河文化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力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构建高水平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总长度近3200公里,其分布地域之广、长度之长、功能之巨举世罕见,是世界性水利工程与文化遗产。大运河在数千年发展演变过程中,凝聚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大运河文旅资源异常丰富,涵盖河道、水工设施、沿河建筑、民俗、美食、音乐、舞蹈、武术等诸多方面,有着深厚的挖掘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运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八省市,不同区域文旅资源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同时因各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政策法规的差别,游客集聚度、文旅品牌彰显度、文旅产业成熟度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近年来,沿运河各地组建了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大运河研学旅游联盟、大运河旅游联盟等组织,致力于加强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与举措,对于打造统一品牌、形成旅游精品路线、彰显运河文旅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实现大运河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保护好、传承好相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既要根据本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彰显特色、发挥优势、体现亮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形成品牌与特色,更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打造大运河文旅廊道、生态廊道,充分展现大运河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运河沿线的乡村之美、人文之丰。要密切运河文旅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之间的联系,形成研学游、亲子游、生态游、自驾游、团建游、乡村游等多种模式,使大运河文化旅游廊道更加丰富与靓丽。
科技赋能大运河文化旅游更好发展
通过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使大运河文旅产业凸显创新性、互动性、实践性,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大运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涵盖了大量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蕴含的精神、文化财富更是不可估量。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背景下,要充分发挥VR、AR、人工智能在大运河文旅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运河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使大运河文旅产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要构建大运河文旅资源数字平台,做好运河文旅资源的搜集、整理、分类、利用工作,为文旅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大运河跨越八省市,在两千余年间造就的文旅资源不计其数,如水工设施、码头、会馆、古民居、古迹遗址、历史文化街区、民俗风情、文学艺术、舞蹈音乐、饮食美术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搭建数字资源平台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元宇宙等高科技手段加快人才培养与资源调配,采取集中管理、高效利用、智能分析等措施构建智慧景区,使大运河文旅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引领大运河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手段增强大运河文旅的体验感与互动性,形成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并通过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等手段扩大宣传,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实现大运河文旅的多元化发展。要改变过去大运河旅游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品牌意识不强的格局,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游客的喜好与需求,通过建设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虚拟展示中心、多媒体互动体验馆、智慧导览等,使广大游客参与到文旅体验之中,进而达到了解运河、喜欢运河、保护运河的目的。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游客满意度
要多措并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游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与归属感,使大运河文化中的“勇于担当”“和谐共生”“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等精神融入服务意识之中,使大运河文旅与游客产生深度共鸣与互动,让游客玩的尽兴、游得自在、过得舒心,在观看美景的同时收获智慧与快乐,使游客宾至如归,得到幸福感与满足感。
大运河沿线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居环境、民风习俗也各有特色,通过完善设施保障、提升基础配套,有助于增强游客的满意度与体验感。大运河文化景观丰富多彩,但目前有些地区因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规划不合理、缺乏管理维护等原因,导致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严重落后或滞后,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只有在打造高质量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基础上,通过完善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使大运河文旅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才能集聚游客,发挥特色,打响品牌。
要秉持热情周到、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始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意识与端正服务态度。在大运河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全面满足游客需求,营造良好的服务体验,使游客时刻感受到景区的温暖与关爱,在旅游期间舒心、放心、开心。要形成愿意服务、主动服务的氛围与环境,在服务的过程中体现高效性、专业性、人文性,通过服务赢得游客的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大运河文旅口碑。(作者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郑民德)
本文系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河文化”研究专项课题“聊城黄运两河文化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编号ZXKT202426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