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哪里》大人圈里火了 孩子眼里我爸爸是什么
提到父亲,你脑海里首先冒出的是什么形象?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是安东尼·布朗记忆里的大力士,还是电影《超级奶爸》里的特工奶爸?
的确,父亲这个角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从一名父亲的角度,为我们梳理父亲角色的变迁。
农业社会讲求“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这种社会分工,使得“严父慈母”成了中国家庭的传统结构模式,在这背后则是“父权为重”的父亲角色定位。
威严、含蓄,让中国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天生就与孩子打成一片。
父亲希望孩子一切听从自己的意见,走自己安排好的路,有的则希望孩子能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父亲的角色和母亲一样,已化为家庭成员之一,与母亲一起构成家庭教育、亲情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时的很多爸爸,虽然洗脱了上一辈严肃寡言的父亲形象,会在闲时逗孩子玩,但孩子一闹腾,又躲得远远的了。
“事实上,父亲角色的变迁,并不意味着父亲责任感的缩小,反而给新时期的父亲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家庭、社会中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王人平说。
于是我们看到,曾经淡出家庭教育的父爱教育开始回归。
比如近些年来,虎爸、鹰爸的出现,尽管他们的教育方式有褒有贬,但至少,他们在家庭教育的参与度上已经大大提高。
“鹰爸”何烈胜对自我的角色设定是这样的:“多多(儿子)10岁前,会严格按照我的规划行进,家长是教练;10到16岁,作为参谋长,允许多多独立思想介入;16岁以后多多将以他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我只是顾问;20岁以后,我成为观众。”
而更多的80后爸爸,他们以“奶爸”自居,虽然级别不够super(高),但乐于跟子女沟通,在家中跟子女打成一片,喜欢搞笑,凝聚和谐气氛。
不过,在王人平的理念中,更重要的不是参与度,而是平等性—父子、父女间关系的平等。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功能是不同的,妈妈更多靠语言去教育孩子,而爸爸更多扮演行为的榜样,他们给孩子的力量,要靠行为去体现。在生活中,爸爸是玩伴,在学习上,爸爸是导师,帮助他们克服难题,而不像妈妈更多扮演的是督促者。”
就像在
王人平认为,现代父亲的形象,应当既是一个严厉、努力工作的Father,同时又是一个和蔼可亲、富有人情味的Daddy。
责任编辑:王丽雪
- 菏泽市鄄城县郑营镇鲁王仓学校举办“家校共育交流会”2021-12-03
- [亲子育儿]“双减”后家长如何拥抱变化2021-11-26
- “双减”后家长如何拥抱变化2021-11-25
- 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中学开展集中家访活动2021-10-01
- 教育部:国庆期间,严防学科类培训开课2021-09-30
- 历下区成为全市首个网上家长学校中小学及幼儿园全覆盖区域2021-09-10
- 教孩子怎么做孩子也是学问2021-08-03
- 山东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济南举行2021-07-22
- 托管班来了!老师和学生都没寒暑假了吗?2021-07-09
- 不用再改作业家长为何未觉轻松?后续落实大多虎头蛇尾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