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文抄袭事件:学术不端 法不容情
于艳茹论文抄袭事件不大不小,以往都是教授甚至院士抄袭被揭发,造成学术界大地震,此次是博士研究生抄袭被举报,相信对于年轻学者的震撼不容小觑。如果真按照北大校方的表态,将吊销“执照”—吊销学位证、毕业证以及一切相关荣誉,那么对个人前途无疑是致命的,不过对于整个学术界的前途,这却是福音。
近年来,随着惩处力度的加强,特别是学术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反学术不端软件的普及,些微的抄袭行为一般都逃不过电脑重复率检测。像于艳茹这样整篇抄袭的情况一般难以发生。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智慧总是要领先机器智能。譬如北大教授陈平原就说,现在学生很“聪明”。 第一,因为数据库未纳入台湾的文献,有人就抄袭台湾的,台湾则抄袭大陆的;第二,杂志被纳入,而书没有,就抄书;第三,解放前的未纳入,80年代以后的基本都被收录,就抄解放前的老书。
于艳茹的抄袭内容未能被软件测出,因为她抄的是国外的。如果国外文献、古籍、台湾文献等等,都可以被纳入检测范围,相信还有更多抄袭者会显出原形。事实上,文献的收录没有尽头,靠机器查处无法杜绝学术不端,学问其实问的是良心。这也是为何在国际学术界,多次发生教授因为学术不端被揭发而走上不归路。因为他们往往难以面对良心的拷问。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粘贴复制的时代”,原创性更是学术的根脉。于艳茹式的抄袭如果蔓延,意味着根脉在腐烂。最终,科学的春天将是人造的春天,腐烂的根茎上只能开出恶之花。记得当年的“汉芯事件”,
如陈平原所说,触犯学术纪律是个世界难题,问题是怎么处理。此次《国际新闻界》公开谴责的举动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因为按照惯常的做法,往往息事宁人内部处理。下面看
学术环境的净化不缺制度,问题在于如何执行制度。是人治还是法治,是走形式还是走良心。
- 遏制毕业论文抄袭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查重2021-05-12
- 在线教育不应成盗版侵权“重灾区”2020-12-30
- 新鲜出炉!2020年高考作文试题全汇总2020-07-08
- 复旦大学就宣传片涉嫌抄袭事件致歉并将追责2015-06-02
- 复旦形象片被指抄袭 校方否认后撤下影片(图)2015-05-29
- 北大抄袭女博士独白:被撤学位我一无所有2015-03-03
- 女博士答辩论文疑抄袭 北大历史系称正在核查2014-08-25
- 抄袭丑闻再现如何防患未然?2014-08-25
- 官方:研究生抄袭剽窃等行为不得参评国家奖学金2014-03-07
- 学生举报导师申报院士造假 否认师生有利益纠葛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