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孩子走失进入高发期 专家称朋友圈寻人效率高风险大
图片来自网络
暑期来临,孩子走失警情也进入高发期。近期,广州接连出现孩子走失的事件,所幸的是,最后都成功找回。孩子走失,往往会在社交媒体朋友圈引起高度关注,牵动热心市民和网友的心。记者梳理了今年以来,媒体公开报道且有结果反馈的广州地区孩子走失事件,发现孩子走失主要分为四类情况:幼童迷路、中小学生赌气离家出走、大学生失联和拐卖案件。孩子走失之后,家属应该怎么做,怎样寻人最有效。警方、专家以及寻人志愿者等都给出了建议。
公安部失踪儿童平台
1月内确定46人下落
为适应“互联网+反拐”的时代要求,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开发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于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线。该平台建立了全国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将通过手机推送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发动群众搜集拐卖犯罪线索。
据悉,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的信息只能由打拐民警发布,保障信息的准确度和公信力,防止网络谣言对打拐工作的消极影响。6月15日,该平台上线一个月后,共发布信息61条,共找回儿童46名(包括确定儿童已死亡)。
本地:半年来成功寻回17人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媒体公开报道的有结果反馈的广州地区孩子走失案例有19宗。其中,成功找回的17宗,1宗不幸遇害,1宗坠亡。
在成功找回的17宗案例中,幼童迷路的有9宗,中小学生赌气离家出走的有3宗,青少年失联的2宗,被拐卖的3宗。走失的年龄段中,幼童迷路的以3~5岁为主,有7宗;赌气离家出走的3宗分别为9岁、11岁、13岁,而被拐卖的3宗分别为4岁、4岁和2岁。走失的地点主要包括停车场、车库(3宗)、城中村(2宗),上学途中、旅游景点、小区、公园、公交车、家附近各1宗,而被拐卖的地点则为废品回收站和农贸市场。找到的地点大部分在走失地点的附近,被拐卖的则出现跨省跨市的情况。
从今年3月开始,广东省公安厅依托其宣传平台开辟了“反拐小灵通”专栏,及时发布失踪儿童或少女信息,发动群众参与查找及举报线索,关注“平安南粤”即可获涉拐信息。
儿童失踪信息平台
上线一月情况统计
解救被拐儿童2名 3.3%
离家出走儿童29名 47.5%
迷路走失儿童2名 3.3%
不幸溺亡10名 16.4%
不幸遇害3名 4.9%
未找回儿童15名 24.6%
寻人志愿者:被骗去外地打工的以女孩子居多
身为一名宝贝回家志愿者,燕子在广州从事寻人这项志愿服务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我们基本上关注的是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她告诉记者,从她所接触过的案例来分析,离家出走的少儿年龄段集中在7~13岁,与少儿的叛逆期基本吻合。被拐卖的儿童多在7岁以下,尤其以5岁以下的幼童居多。“从整体趋势上看,离家出走和被拐的少儿中,男孩子居多。”值得注意的是,被骗去外地打工的少儿中,14~16岁的女孩子占比却反超男孩。
据燕子反映,最近一两年寒暑假期间,因为种种原因离家出走的少儿比较多,譬如有些孩子因为贪玩去网吧玩,但在离家前没有跟家长交代行踪,家长回家找不到孩子着急万分,于是在朋友圈上求助寻人。“由于上学期间,家、校联系紧密,孩子行踪较易掌握,根据朋友圈上的家长求助信息,相当一部分孩子走失发生在周末。”
少儿走失事件有没有高发地点?“其实各个地点的少儿走失事件都有发生过。”燕子表示,从总体上来看,在公园、商场、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的地点,因为父母看管不周,孩子离开父母视线走丢的事件会比较容易出现。但如今,随着家长这方面意识的提高,走丢的孩子并不是特别多。而在城中村或人员比较稀少的地方以及菜市场,幼童被拐则易发。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河边(池塘边)也是一个危险地带,有失联的孩童最后被找到时才发现是因为发生了溺水事件。
第一时间公布消息未必是好事
“一旦发现孩子走失,家长应该第一时间报警。”志愿者燕子说,解救和寻找孩子强调黄金时间,第一时间报警有助于警方通过天网监控发现有效线索。如果是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期间孩童走失,家长可以发动亲朋好友兵分几路,一路原地等待,一路回家里查看,一路利用网络、微博、微信朋友圈寻人,其余人去事发地点周边路口以及交通枢纽寻找。“一定要速度快,现在交通发达,尤其是在广州这样的交通枢纽城市,几个小时不要说出市,出省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燕子认为,少儿走失后家长利用朋友圈寻人虽然高效便捷,但也存在一定风险。“虽然我接触和了解到的案例目前还没有出现过,但不排除拐骗孩子的人看到寻人信息后采取极端措施,如遗弃孩子或对其不利。”
志愿者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警方的认同。去年11月23日下午,番禺警方接到一男子报警,称其一岁多的儿子在大龙街茶东村家中被人抱走。办案民警透露,案发后家属由于非常心急,同时发出微信并邀请媒体扩散信息帮助查找。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排除了小孩自行爬出房间被人捡走、家庭纠纷藏匿小孩等多种情况,明确了被人拐走这一重要信息。可警方经过评估发现,包含嫌疑人截图信息的内容如果大面积扩散会有两种情况发生,嫌疑人要么没有注意到,要么因为得知而引起警惕。
“在当前资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如果广大媒体都进行报道的话,成为全国范围关注的热点是大概率事件。”办案民警分析,嫌疑人在此种压力下,同样会有几种选择:一是最理想的状况——自首,一是加快潜逃、藏匿更隐蔽,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就是丢弃小孩,自行潜逃。后两种情况,对小孩的安全来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这起寻人事件中,在孩子被平安找回之前,广州全城媒体几乎都“压”下了相关报道,警方也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四类走失怎么防?警察叔叔话你知
幼童迷路型
幼童迷路是孩子走失的最常见原因,年龄多为3~5岁的幼童,这个年龄段的幼童具有自主的活动能力,但由于幼童心智发展还极不成熟,他们对安全与危险几乎没有判断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在公园、商场、街道、广场等人群拥挤的地方,一旦家长疏忽大意走神,很容易造成走失,甚至发生意外情况。2016年4月15日至23日,短短一周内,广州海珠警方就连续接报了5名幼童走失事件。据了解,走失小孩的年龄均为3岁,小孩迷路是走失的主要原因,停车场和车库是高发区域。
警方提点:对未成年幼童一定要尽到认真看管的责任,不能疏忽大意。最好在一些年幼的孩子身上放张写上家庭住址或家长联系方式的纸条,以便万一发生走失情况时,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尽量别把小孩单独留在家里,外出时确保他们始终在大人的视线范围内。
离家出走型
警方介绍,暑期青少年出走事件高发。进入暑期以来,铁路警方收到类似事件的报警求助已有6起,先后帮助找到出走学生6人。通过对近年来辖内所接到的寻人警情综合分析发现,大约40%的青少年出走是因为家庭原因,包括与家人闹矛盾或“小候鸟”出门找爸妈等等。另有近30%的青少年出走是因为沉溺于网络世界,不告而别去见网友。剩下30%的青少年出走原因中则以“辍学打工,想看看世界”居多。“一般得知离家出走后,如果得知孩子的购票信息,那么在列车上找到的概率是最高的,其次是在网吧等学生容易去的地方。”广铁民警告诉记者。
警方提点:这些出走的孩子有很多共性,他们处于青春期,思想单纯,情绪易激动,冲动之下不计后果,往往会无意识地夸大自己的能力。家长在日常沟通中,不可以强硬、过激的方式要求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令孩子萌生出走的念头,要与孩子定时建立平等的沟通方式,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学生失联型
近年来,大学生失联的消息屡见报端,比如返校途中上了“黑车”,单独外出时被不法分子侵害等,但也有不少是因为学业、感情压力离校出走,或者在找工作时误入了传销组织,甚至还有部分大学生因误入歧途,涉嫌犯罪被警方拘留而失联,家人到处寻找,结果最后剧情反转,让人大跌眼镜。
警方提点:青少年社会经验不足,应避免单身夜行,若必须如此,随时联系家人或同学,告知自己的位置;打车尽量选后排,一旦发现不对劲,就拨打110。
拐卖案件型
据了解,拐骗多发生于两个地方:一是比较热闹的公共场所,人多视线受阻,容易趁乱下手;二是上学、放学路上,没有学校老师和家长看护,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往往让拐骗犯有机可乘。在涉拐案件中,除了职业的人贩子外,有生育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原因。
日前警方在南昌开往深圳北的高铁上发现一名男子只顾打电话而不管怀抱中的孩子,通过调查发现了该男子确实有问题。该男子为了让妻子生男孩,故意把女儿私下送去远方的朋友抚养。警察及时发现,阻止了悲剧。
警方提点:通常人贩子为避免孩子哭闹、争吵和逃离,一般会通过喂药等方式让被拐孩子处于昏睡状态。孩子就算清醒,但和大人之间的沟通不会很自然,“存在陌生感,小孩也会有惊恐不安的表情,不会在车厢内放松嬉戏或吃吃喝喝。”警察还表示,通常警方都会对列车上的孩童多留一份关注,对异常保持警惕。
小孩走失后
家属怎么办
具体行动
1.立刻报警并且去派出所立案
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这是假的!孩子失踪后的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发现孩子失踪或走失时,家长应该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并让一名家庭成员到辖区派出所立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
据介绍,各级公安机关接到儿童失踪警情后,会立即启动快速寻查机制,上报指挥中心调集警力、治安力量在辖区内开展寻查工作,同时部署刑侦、巡警、交警结合自身工作寻查失踪儿童,必要时协调交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失踪儿童信息,发动群众力量协助开展寻查工作。2015年全省公安机关通过快速寻查机制找回走失儿童800多名。
2.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多方寻找
在报案的同时,家属要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快速寻找及侦查工作,同时家属也要自行发动亲朋协助查找,如可用公安大学王大伟博士提出的“十人四追法”,以孩子走失地点为中心,分别向四个方向不断扩展范围实行寻找。
3.做好血样或生物样本采集
如果报警、多方寻找后,家属仍然无法及时找回失踪儿童,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血样或生物样本采集,经DNA检验后将数据录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
据悉,DNA是目前确认被拐卖、失踪儿童、快速查明来历不明儿童身份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截至目前,广东省打拐DNA数据库协助近600名失踪或被拐儿童找到了亲生父母。
寻人启事
注明酬金可能会起反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宝贝回家志愿者们通过对多年的寻人经历总结后,不主张走失孩童的家长在寻人启事中提出具体的酬金。“之前的寻人启事中,家长基本上都会注明对提供线索者重酬。但我接触到的家长几乎全都因此被某些人捏造信息骗过。”燕子感慨道。
在她看来,一个孩子的走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孩子的重要性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就现阶段国内的情况来说,真正的好心人帮忙寻人也并不在乎酬金,寻人启事中注明了酬金往往反倒会起反作用。“有人为了获取酬金,故意捏造线索,这些信息往往会干扰寻人的进展,所以志愿者现在都建议家长在启事中用模糊的字眼来表述。”
她表示,一份合格的寻人启事,除了注明走失人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外,还需要描述其走失时的衣着配饰。“一些拐卖孩子的人比较狡猾,会改变自身和被拐孩童的穿着。”燕子说,针对有可能出现的这一情况,家长尤其需要将孩子的面部五官特征尽可能详细描述。
热心者要学会识别虚假信息
“紧急通知!紧急求助!太可怕了!”如今微信朋友圈经常出现这种耸人听闻的求救呼声,很多都与儿童失踪有关,市民要小心自己的爱心被拿来消费。
有网友直言“在无法辨别真假的情况下,只要跟走失孩子有关,我宁可信其有,都会转发一遍”。对此,志愿者称对寻人信息还是应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以最有名的“张静杰找孩子”谣言为例,在这则虚假寻人启事中所出现的孩童被拐地点为“某某花园小区”。“根据中国的语言习惯,花园一般即是指小区,某某花园或是某某小区,很难找到像启事中这样给小区命名的。”志愿者称,这种表述多半有问题。
志愿者还指出,寻人启事的联系人基本上落款都是父母和直系亲属,“如果留的是非直系亲属联系方式的话,就值得深思了。”
日常预防
让小孩学会拨打110
家长应教会孩子在走失后拨打110向警方求助;同时站在原地等待父母找寻或警方救助,而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对于其他救助途径,应待相关政府部门、权威机构长期研究论证,证明其行之有效后,再教授给小孩。千万不能轻信那些网传的、未经科学验证的方式方法,以免弄巧成拙。
亲子间设定“亲子密码”
“除了给糖果等零食,骗子的招数已经升级。”平安广州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邓跃晖表示,除了假冒熟人诱导、送礼物物质利诱外,骗子还会利用小朋友喜欢可爱的小动物以及单纯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诱惑他们,譬如请孩子帮忙带路、帮忙照顾萌宠等,甚至还会利用孩子天生爱玩的性格,利用一些手机游戏、iPad等把小孩带走。
邓跃晖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之间设定一个“亲子密码”,这个亲子密码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昵称。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假如陌生人以孩子父母的朋友或亲属的名义想将其带走,孩子要先问其密码,如果陌生人回答不出,孩子应尽快想办法脱身,但是“亲子密码”也要时常换。
教孩子对陌生人说“不”
“教孩子对陌生人说‘不’。对于陌生人,无论对方用什么东西诱惑,小孩都必须坚定摇头,也不要跟他们交谈,不要说出家里的真实情况,这些都是从小要教给孩子的知识。”邓跃晖说,让孩子牢牢记住父母电话、住址和工作单位全称,并教小朋友学会报警,有需要时找穿制服的人帮忙,教会小孩辨别方向。一旦有紧急情况或遇到危险,孩子就会拨通号码找到爸妈或警察。平时,家长和孩子可按防拐骗课上的“遇上陌生人”场景,分饰角色,再一起分析当中的细节和要点,让孩子学会理解这些状况。
“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熟悉情景,记住破解的方法和要点,这样真遇事了才不慌张。”邓跃晖说。(记者李栋、张丹羊 通讯员肖伟)
- 丰富多彩的暑假2022-07-15
- 济南中小学2022年暑假7月7日开始2022-07-04
- 教育部发文要求科学合理布置暑假书面作业2022-07-01
- 边学边“玩”,千名农村娃“暑”有所托2021-07-20
- “00后”的后高考时代:假期新过法 你pick哪个?2018-07-20
- 这个暑期,你给孩子花了多少钱?2017-09-01
- 五花八门的活动丰富了暑期生活 你家娃暑假花多少?2017-08-21
- 我在省图修古籍 成都00后女孩这样过暑假2017-08-15
- 暑假成为孩子“第三学期” 专家:尊重孩子是前提2017-08-08
- 杭州八成孩子在读暑假班 带孩子上班的爸妈很无奈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