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别让游戏抢走留守儿童的心

2018-08-16 16:56: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块钱10点券,12308点券,他还有288块钱的皮肤!”90后大学生农村支教老师苏叶给痴迷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小新算了一笔账,小新家里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但已经在游戏里充值1000多元了。留守儿童沉迷网游似乎是“老调重弹”,但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适度游戏固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但留守儿童在精神文化生活、有效监管多重缺失的情况下,沉迷网络游戏极易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视力下降、性格孤僻等负面问题的产生。

  探究根源,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长时间的角色缺席使隔代养育的留守儿童缺乏情感寄托。许多祖辈“重养轻教”,在保证温饱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留守儿童敏感、脆弱心理的关注与呵护。这些使网络游戏“乘虚而入”,孩子不仅成为物理空间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更成了“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将留守儿童与手机做简单粗暴的物理隔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教育根植于爱,父母需要发挥更多主动性与积极作用,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立与孩子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多给孩子精神上的关怀、情感上的慰藉。学校可定期开展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逐步提升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同时在假期里组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项目,增加精神文化供给。在政府工作层面,要加强统筹,采取多种措施帮助留守儿童,从2016年开始,河南省将8月确立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关爱月。去年8月,洛阳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委托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活动等等。

  别让网络游戏抢走留守儿童的心,留守儿童需要更多贴心暖心的关怀。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6日 17 版)

责任编辑:殷会丽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