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特长生招生彰显教育公平
近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在一些教育难点上提出一系列重磅举措。引起普遍关注的举措主要有两点:一是“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取消特长生招生,全部名额用于派位”;二是“从今年开始到2021年,逐步将普通高中现有各类招生方式整合为统一招生、校额到校和自主招生,将优质高中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
在当前阶段,这些举措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关于第一条举措,入学规则的改变意味着延续多年、争议不断的特长生招生正式撤出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了北京市抢占改革先机的决心。其实,解决特长生招生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透过近5年的历程,可以清晰看出北京市的教育改革路线图。
关于第二条举措,其中主要讲了“招生方式调整”和“招生名额分配”。长期以来,很多高中校招生方式多且杂,如有“统一招生、提前招生、定向招生、名额分配、共建招生、统筹招生、校额到校”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让很多家长眼花缭乱。北京市将招生方式调整为统一招生、校额到校和自主招生这三种,堵住了一些漏洞,有利于管理,也让招生更加公开透明。对于招生名额分配而言,教育部有相关要求。相对而言,北京市更加明确和突出向一般校倾斜。50%以上的招生名额分配到一般初中校后,会进一步打破优质高中校原有的招生模式和生源水平结构,在一般校就读的孩子会获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特长生招生的取消,意味着斩断了长期被人诟病的利益链条。当前特长生招生已被当作升学的跳板,在一些地域已经形成了教育公平的洼地,扰乱了招生秩序,扩大了家庭之间的鸿沟,取消特长生招生意味着守卫教育公平。
以上重磅举措的出台,进一步捍卫了教育公平,但也需要冷静思考、做好预案,防止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引发新的矛盾。关闭特长生招生之门,并不意味着特长生教育之门也随之关闭,如何甄别有特长、有天赋的学生,对之因材施教,如何让特长、兴趣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协同起来,还需要提前布局。另外,优质高中校生源水平的改变会对教育教学乃至于教师专业发展都提出新的挑战,如何让来自一般校的学生在高中接受不一般的教育,需要系统规划与践行。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
- 超9成受访家庭支持设立通学公交2024-01-24
- 北京130名幼儿园教师首获紫禁杯2024-01-15
- 北京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计划2021-11-26
- 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 纳入政府定价目录2021-09-27
- 北京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2021-09-24
- 取消收集家长职务信息,去除“教育不公焦虑”2021-08-30
- 北京:京外低风险区高校师生需持核酸阴性证明等返校2021-08-24
- 北京:参加社会考试应持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2021-08-23
- 探访农民工子女暑期托管:期待更丰富的活动形式2021-08-06
- 北京将启动一至五年级学生暑期托管服务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