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的问题关切
坚持问题导向禹天建 绘 |
■理论特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的形成条件都离不开问题的聚焦,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新问题孕育诞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是实践的结晶,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推进的发展沃土,依托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成熟于全党全体人民思想的高度认同。从继承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马克思主义之根,传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脉。从创新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当代中国实践之晶,汇时代发展理论之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运动中的思想集成。
连接思想与实践关系的是社会发生的问题。社会之所以总在向前发展,是因为新问题不断涌现;思想之所以需要不断创新,是因为新问题总在倒逼理论实现超越。“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回应时代呼声,必须坚持从问题出发。党的指导思想每一次与时俱进,都以回应时代呼声的鲜明特色彰显了解决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的历史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的形成条件需要从历史进程、国际视野、国内环境以及现实要求等方面加以深刻认识,然而,无论哪个维度都离不开问题的聚焦,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新问题孕育诞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破解中国发展难题,党中央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产生正是思考、回答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成果,问题导向驱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在全方位上展开,各个领域的推进无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获得了超越以往实践的发展,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破解发展难题的全面性,而以下几个问题关切则具有厚重的分量,需要加以深刻把握。
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关切
加强党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觉悟,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从严治党不乏强调,党的建设实践也得到推进,取得的成绩不可否定。然而,人民群众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强烈,许多长期想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想办的事没有办成。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首先抓的一件大事就是从严治党,从出台八项规定,到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建设成为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开局之举。在五年极不平凡的发展进程中,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关切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解决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严紧硬的转变;二是解决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制度保障问题,树立起制度治党的重要理念;三是解决全面从严治党深层次问题,在转变党风的基础上提出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文化的建设要求;四是解决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根本性的问题,强调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到首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中,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有非常多的揭示,语气很重,话也非常尖锐。他指出,“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失去了革命精神,逐渐进入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斗争、贪图享乐的状态。如果那样,对我们党来说就是极大的危险”“坚持自我革命,关键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关切,使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党的建设思想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问题关切
造福人民是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而被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领导党中央治国理政,履职之初就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执政理念,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满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需要的问题关切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二是创新发展理念,在继承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树立了执政为民的崭新价值取向;三是形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结论,着力解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使新时代党中央施政决策有了明确的方向;四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定点定位定时消灭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把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上工作议程。
满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需要的问题关切,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一系列重要观点察民情、合民意、贴民心,极大地增强了这一思想的感染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关切
如何治理国家是世界各国普遍探索并有许多困惑的问题,中国不仅是拥有近14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区域经济和条件很不平衡,长期经历不发展等特殊情况,而且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高速发展、快速进步的现实变化,国家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其他国家更为突出。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国家治理现代化进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视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这个重大问题关切的有很多方面。一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重点聚焦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体系和现代化能力建设上,以此处理改革开放各方面的关系,理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打造多元主体合力作用的治理格局。二是以空前的力度加强执政党、国家和社会治理制度的体系化建设,改进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更加定型和成熟的目标迈进。三是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促进依法治国战略实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融合,树立宪法至上意识,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履职、依法治理的水平。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关切,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赋予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内涵。
中国为世界作更大贡献的问题关切
中华民族几千年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成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曾经的历史辉煌决定着它贡献世界的担当。世界近代文明发展中,落后的中国遭受外来侵略,始终在世界的边缘徘徊。党执政后中国在封闭条件下搞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实力不具备为世界作贡献的条件,毛泽东、邓小平曾多次表示这与中国的地位不相称,“希望随着我国的发展和前进,在今后作出更多的贡献”。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际形象得到很大改变,担当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既有必要,也有了可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在为世界作更大贡献的问题关切上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一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深刻揭示了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条件下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普遍要求。二是表达中国将更加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采取主动的姿态和广泛的举措促进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走进中国。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四是实施“一带一路”举措,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打造最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
中国为世界作更大贡献的问题关切,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治国理政全方位推进的经验总结,呈现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整体指导价值。以上几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关切,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的思想灵魂,对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 郑营中学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站2021-08-14
- 童心向党薪火传!青岛市市南区举办享读市集活动2021-04-25
- 以党史“必修课”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2021-03-05
- 开门办思政 教育活力升2021-02-24
- 新时代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助推器2020-07-17
- 上海:思政教育在实践中“活”起来2020-06-30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2020-06-29
- 努力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格局(新知新觉)2020-06-19
- 童建明:共同推动未成年人事务治理现代化2020-06-18
- 采取更多市场化办法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平稳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