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研究生到社区当“智囊”
“说起社区,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叔大妈工作的地方。今年,通过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我加入到这份基层工作中。”青海民族大学思政部的席乐如今已是社区“智囊团”的一员。
“智囊团”是城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这批学生的昵称。“今年,我们的‘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接收了8名研究生,他们已经入驻到各社区开始实习锻炼,为社区工作献计献策,增添知识力量。”城中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的祁春玲说。在实践中,“智囊团”结合课题研究制订了调查问卷,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增强。“以前,从没想过会到社区去工作,总是把就业摆在很高的位置,通过这次的实践,我发现就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管我们是什么学历有多少理论知识,在职场上都是不够的,而基层就是锻炼培养我们的沃土。”席乐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可以,我希望能为社区奉献我的一份力量。”实践后,席乐完成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涉及基层管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基层工作的人员配置问题和建议办法,报告完成后,将作为改进社区工作的资料文献。
在城中区香格里拉社区,“智囊团”成员扎西措已经打开了职场之门。扎西措是青海民族大学文秘专业的本科生,实习和工作她都选择留在社区。“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既然我留下来了,我就要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扎西措用青春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大学生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理念和快乐,他们同样也是我们的老师,社区也很需要这样的新生力量。”香格里拉社区劳动保障委员宋春玲是扎西措的老师,她们也是朋友。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让更多的大学生留在基层。2012年7月,城中区与青海民族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已累计吸纳50余名大学生进社区实习,目前,有40名大学生已经在社区担任网格长助理。同时,在“就业政策进校园”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培训进校园等活动,让在校大学生提前了解掌握省、市有关就业政策,从而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提高创业意识,正确规划职业生涯。
责任编辑:王丽雪
- 济南大学四千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2023-07-13
- 齐鲁医药学院受邀参加驻地“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暨“最青春”团建联盟启动仪式2023-04-23
- “一站式”学生社区引领思政育人新高地2022-11-02
- 山东:公益+专业,“托起”孩子多彩暑期2022-08-08
- 用好儿童保护的基层“值班员”2021-06-17
- 垃圾分类进校园 学生争做督导员2020-12-10
- 七部门印发通知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2020-07-03
- 从被质疑到有担当有作为—— “90后”长大了2020-06-29
- 让孩子在运动中快乐成长2020-06-04
- 全国政协委员程建平: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社区工作制度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