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实施“9+3”计划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职校学生的快乐周末。万山 摄
为了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办小康型教育,贵州省委、省政府从2013年开始,通过积极向中央争取、鼓励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挤出114亿元实施教育“9+3”计划,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大目标。
距离贵州省会贵阳市23公里,有一座占地50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275亿元,已完成投资82.5亿元的新城—清镇职教城。这个新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经在清镇市老马河河畔拔地而起。
走进坐落在职教城的贵州工业职院新校区,院长董芳指着新建的实训楼对记者说:“这是按照标准厂房建的,有2.5万平方米,新校区有4栋这样的实训楼。我们早就想建这样的实训楼了,但原来在老校区没有空间。”实训楼建成后,不仅可让学生在“厂房”内接受专业实训,更能吸引适合的企业进校办厂。“正是因为省里实施‘9+3’计划,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董芳说。
贵州省自2013年初开始实施教育“9+3”计划,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一年多以来,该省在中职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累计完成硬件设施建设面积44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6亿元。同时,着力推动中职教育内涵发展,招聘教师逾万人,年均有30万名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原标题:贵州省实施“9+3”计划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挤出114亿元实施教育“9+3”计划
时间回溯到2012年。那时候贵州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7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6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尤其是中职学校偏少、规模不大、专业单一,有11.6万名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成为贵州省教育发展的最大软肋。
“时不我待,攻坚克难,背水一战,后发赶超”,成为贵州教育的关键词。但是,穷省办大教育,最缺的还是钱。2011年,贵州经济总量5600亿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为65.8%,只相当于全国2004年至2005年的水平。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说,为了在贫困的经济条件下办小康型教育,贵州省委、省政府从2013年开始,通过积极向中央争取、鼓励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挤出114亿元实施教育“9+3”计划,提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三年免费中职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大目标,实际上就是小康教育的基本内涵。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对全省发出号召,“要有长远的眼光,对青少年负责,对贵州的未来负责,倾尽全力、不惜代价,把这件关系人民幸福和贵州长远的大事做好”。他要求全省勒紧裤腰带,每年压缩行政经费的5%,集中投入到教育上,举全省之力,加快从根本上解决贵州的教育问题。仅2013年一年,贵州用于教育“9+3”计划的专项经费就达到10亿元。
贵州省中职教育的近期目标是以“改善条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加快普及”为重点,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13年,贵州省政府以1号文件印发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实施全省范围的免费中职教育。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全部免除省内中职学校本省户籍全日制在校生学费。同年9月,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研究出台了《关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
与此同时,贵州省探索实施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融合发展的道路,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双挂牌”“双证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破除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体制界限,推动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融合发展。
通过实施教育“9+3”计划,贵州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仅一年时间,该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就提高到68%,较2012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预计到2015年,贵州省将增加中职学生24万人、普通高中学生8万人,贵州职业教育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整合职教资源推动产教城融合发展
8月12日,阳光洒满地处清镇职教城的贵州机械工业学校。校长武斌儒站在新校区中心广场感慨地说:“这里一年多以前还是一座山头,新校区完全是在一片山地上修建而成的。”该校占地3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近10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建设,容纳学生3000人,生产型实训基地4000平方米,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寝室、拥有先进大型设备的“校中厂”,这些都是教育教学用房仅3.2万平方米的老校区无法比拟的。
根据规划,清镇职教城总投资27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2.5亿元,校舍竣工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入驻院校20所,今年秋季开学后入驻师生达到6万人。职教城技能人才聚集的优势,吸引了中通金域云数据服务、阿里巴巴、西门子公司等高新科技产业项目落户清镇。职教城建成后每年将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经济开发区、京东产业园、苏宁物流园和富士康贵阳科技园等园区和重点企业培养“订单”人才5万人以上。
来职教城投资的兴建百国网购城的浙江商人陈式浩说:“我之所以来这里投资,一是看好职教城的超前理念和发展模式,二是看中了这里大量技术型人才的资源。”目前,富士康准备在工业职院建设实习工厂,建设学校计划建设职业教育云平台,机械工业学校同深圳兴富祥公司深度合作。职教城已经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一张“王牌”。2015年后,清镇职教城在校生将达到15万人。
记者在贵阳幼专采访时注意到,数码钢琴和儿童游戏两个实训室外都挂着一个牌子—贵州清镇职教城资源共享体。校长贺永琴解释说,职教城内的几家职业院校可以共享互用实训资源,“比如我们这个儿童游戏实训室可以提供建构游戏内容,不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用,其他学校建筑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建构方面的课程”。
今年由贵州省教育厅牵头,清镇职教城4家职业院校组成了资源共享体,今后将陆续开展教学设施设备、体育场地、图书馆以及师资互动、学分互认等共享互用。“职教城内共享各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良性竞争,能够在现有条件下推动学校更快发展。”贺永琴说。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级督学邹联克说,2013年以来,贵州省除了加快推进清镇职教城建设外,还在各市(州)建设了毕节双山、黔西南州洒金、遵义市湘江等大型职教园区。这些职教园区都位于当地各类产业园区附近。同时,贵州还实施中职学校“百校大战”项目。
实施教育“9+3”计划以来,贵州在全省形成了核心带动、中心辐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一体两翼多中心”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实现了产、教、城融合互动的良好效果。
原标题:贵州省实施“9+3”计划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年均吸引30万初中毕业生走进中职校
“我学的是无线电子技术,毕业之后就进了学校旁边的火焰山电器有限公司。由于上手快,毕业两三年月收入已达到七八千元了。”毕业于遵义职校的唐中良兴奋地对记者说。
霍健康说,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提出这样的要求,即“中职建到园区去,车间搬到学校来,专业围绕产业办,毕业就近找工作”。类似唐中良这样毕业后便能在学校附近找到好工作的学生不在少数。近年来,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已成为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典型模式。以毕节市金沙县职教中心为例,该中心四周就分布着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园、食品加工园、循环建材园等多个产业园区。“职园同域,校企共生,有利于学生就近就业,有利于学校为企业储备大批技能型人才。”金沙县职教中心主任刘华说。
职教中心附近镭生电子有限公司经理刘志良说:“很多公司选址在职教中心附近,基本都是考虑到能够招到技术工人,我们公司500多名员工,最多的时候有接近200人是职教中心的学生。”
记者走进黔东南州丹寨县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课堂”。现代化厂房里的一间教室里,身着工装的老师正在给几十个学生上课。这些学生是丹寨县职校的新生,刚进校就有机会来厂里接受技工老师的授课。
“我们公司和丹寨县职校合作有好几年了,专门设立一个‘兴富祥数控班’,班上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能不定期来厂里上课,三年级全年都顶岗实习。”贵州兴富祥公司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厂中校、校中厂”的培训模式,将企业岗位要求定向直达学校教学,来厂实训的学生跟着厂里的技工“一对一”学习实践操作技能。
邹联克表示,贵州职业教育还紧密结合全省“四化同步”主战略的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省工业职院在2011年调整了学校布局和专业布局,将原有系部整合,成立4个分院,其中有3个分院直接面向工业化提供技能人才。同时,把城市管理、建筑等整合成城市建设管理学院,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向。“我们发现,近两年来学校招工的企业在转变。2011年,外省企业与本省企业的比例是6比4甚至7比3,现在这个比例变成5比5。”工业职院校长董芳说。
由于硬件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和内涵建设的同步提速,“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每年都吸引了30万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读中职,累计培养输送各类型技能人才60余万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700万人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
- 破解辅导员“吃青春饭” 天津大学出实招2024-02-18
- 天津市学生主题年画作品即将展出2024-01-29
- 河南夏邑:校园非遗展演 滋润学生心田2024-01-22
- 七部门发文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 推动招生计划安排与宿舍面积达标挂钩2024-01-19
- 济南大学筹集19万元助学善款帮助贫困学子归家2024-01-12
- 转给师生家长,来看中小学生寒假安全提示12条2024-01-11
- 山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2024-01-09
- 回到课堂 迎接明天——甘肃积石山县中小学有序复课2023-12-29
- 多所高校尝试取消绩点 大学生不再"绩点为王"?2023-12-26
- 齐鲁医药学院两支队伍在“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获奖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