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不远千里湘西支教——记济南市市中区支教教师先进事迹

2019-01-14 09:3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11日讯 制定错时弹性上放学办法;为教研教改献良策;增加示范课、展示课、研讨课;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推动开放化课堂;组建少先队……这一切改变全是因为县上来了几位支教教师。

  2018年教师节前夕,济南市中区7名教师来到湖南龙山县开始了他们的支教事业。面对学校的种种突出问题,支教教师们出点子、寻方法为学校开出改进“良方”。用汗水和奉献赢得了当地学生家长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老范牙疼昏迷、老尹身残志坚、庆贺下乡扶贫、阿建爱心满满、郑哥鼓励问候、徐哥熬粥喷香、组长后勤保障”……这是一段看似调侃的顺口溜却真实反映他们支教生活。在这段充实、深刻而不可复制的美妙时光里,支教的团队各位老师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孜孜以求、倾尽所有为龙山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许红波去的龙山一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学校只有八、九两个年级,共56个教学班。语文组的同仁们平均年龄在40岁左,他们主动的找到自己,寻求教研教改的良策。徐红波仔细研究了一中的班级情况,因学生的差异较大,分层分班和分层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在许红波看来,这并非违背教育规律,相反,恰恰是对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孩子的尊重。针对实际情况,许红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供他们参考,“集体备课虽然有难度,但是一定要进行。集体备课要周周进行,要固定时间和地点以及主讲人,同时备学生备作业也十分重要。起初他们对此不太能接受,总感觉操作起来麻烦。我耐心细致的与他们共同研讨,拿出具体的课例进行分析,我拿出育英中学多年集体备课的成果毫无保留的给他们展示,经过几次实际的指导,他们慢慢接受了这种集体备课的方式,老师们纷纷点赞,‘以前上课很盲目,随意性太强,这种集体备课的形式,通过思维的不断碰撞,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许红波又协助刘建校长组织了“高级教师示范课、中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研讨课”的教研活动。“高级教师沉稳老练,中年教师挥洒自如,青年教师朝气蓬勃。老师们积极听课,教室里坐无虚席,课后认真研讨,指出优点亦提出问题,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许红波说。

  同样,在龙山二中支教的徐传波在工作中的表现,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来到龙山二中后他做了大量的调研,当他发现学生生活单调,集体主义思想淡漠,老师办公条件一般等问题后,便向校长提出了建议:借助不同活动,定期举办手抄报、黑板报比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按照学校的安排,他又把所有青年教师的课,全部认真地听了一遍,摸清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找到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我对教师课堂上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类,并利用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举行辅导。”在辅导的基础上,他还做了示范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除此之外,他还带着几位青年教师,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进行跟踪指导。随堂听课达40节,评课、指导课达34多节,几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深深感染着周围每一位教师,为教师的教学起到了模范作用,推动了学校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在尹瑜看来,相比学习等方面的困难,生活上的难题也是她考虑难题。除了改进教学实施的一系列的措之外,尹瑜还通过网上朋友圈寻求公益捐助,在最短时间募集了资金修葺宿舍栏杆;牵线山东省演出公司、济南市甸柳一中同学会等单位合作,完成了每学期200本书和8000元善款捐赠活动,把校图书室的建设推向长效。还针对留守儿童需要陪伴和语言交流的特点,发动朋友运来了两台智伴机器人,让孩子们身处留守心不留守,与大山外面的世界同步,丰富了精神,开阔了眼界。在她和支教团队的爱心感召下,济南一家服装厂免费为塔泥小学全体学生提供了冬季校服,让这个冬天充满了暖暖的味道。

  现在的济南中小学将全面实施错时弹性上放学。这一好办法也被支教老师张庆贺引到了龙山县思源学校,受到学校和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大队辅导员张庆贺支教的龙山县思源学校,由于学生多、班额大、班级多,所以每天放学的时间比较长,秩序比较混乱,许多家长和老师希望学校能够对于放学的安排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张庆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济南已经实行的错时弹性上放学办法,制定了一个解决方案:利用不同的音乐区分不同年级的放学时间;合理统筹不同年级放学时间的安排;协调校内外秩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放学时间由原来的1个半小时提高到40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放学效率。不仅如此,在放学的过程中还充分了发挥育人价值。整齐有序的上放学秩序,成了学校各个班级向外界展示育人形象的良好窗口。

  支教的故事很多很多,所有辛苦在这些老师眼里,仿佛都变成了欢乐与执着。就像张庆贺说的那样,“龙山之行是一次思维与思维之间的共鸣,龙山之行是一次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龙山之行是一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牵手。在追寻教育初心和真谛的道路上,一路欢歌一路行!”(鲁网记者)

责任编辑:徐英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