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附中教师参加“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历史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并提供观摩课

2019-12-16 13:4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1月25日讯 11月19日至21日,2019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历史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在枣庄市滕州一中举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小兵,山东省教科院历史教研员王怀兴,山东省特级教师李成顺、刘庆亮,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孟伟,各地市教研员及各地市教师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孟伟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山师附中历史组教师董延强为本次活动提供了观摩课。

  本次活动以探索线上研修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为目标,以专题讲座、课例分享、专家评课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以期更好地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会上,叶小兵和李成顺分别向与会人员做了题为《统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和《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考查的若干思考》的专题报告,对新教材使用和新高考实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专业系统地分析与解读。

  随后董延强和滕州一中教师马强分别为会议提供了观摩课。其中,董延强执教的是《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他借用《清明上河图》动态图导入,引导学生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新颖别致,契合本课的主题。董老师立足对课标的准确解读,将教材整合为“感受经济之盛”和“探寻社会之变”这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董老师以表格为依托,让学生从宏观领域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在第二部分中,董老师利用四则专业的学术研究史料,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展开深度学习,探究经济繁荣下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董老师以扎实厚重的专业素养和儒雅自如的教学风格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授课现场掌声连连。

  孟伟在专家评课环节指出,两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均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做到了有情怀、有方法、有细节,并希望此次活动既能够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优质课例,也能够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

  山东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一直紧紧跟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以促进历史教研水平为目标,不断提升组内教师专业水平。历史组教师将继续努力,共同推进我校历史教学更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