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高校自主招生 不能因噎废食

2013-12-24 14:45:00 来源:广州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漫画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大学近日确认,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高招问题的质疑。记者调查发现,高招腐败案件近年来呈多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专业三个环节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有消息称,甚至有11岁的富二代上了人大的本科。而眼下,正是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时间。那么,应该如何来看待高校自主招生黑幕?为此,我们邀请了各方人士谈谈他们的看法。

  没有监管的自留地

  五岳散人(专栏作家)

  当年刚开始高校自主招生的时候,很多学界中人很是欢呼雀跃了一阵子,说是这是高校自主精神的回归。对此,书呆子我是早有警惕的,总觉得这玩意儿藏着些不靠谱的东西,更别说高校自主精神回归了,所以,我也一直不看好自主招生这种事。

  这些年经历过来,大概我这个乌鸦嘴又一次说对了,这种形态的自主招生往往就是给高校开了一扇招财进宝的门,至于这扇门后面是个人还是集体就单说了。

  关于此事,这几天有几条新闻,比如说人大能招个11岁的富二代孩子上本科。关于神童我个人是相信的,哪怕本人实在是庸才一枚。对于此事不能深知,所以不敢有所非议,可这条新闻是爆料人大自主招生黑幕出来的,大概这位看上去的神童也未必比我等高明太多,更可能是钱包比我们鼓得太多而已。

  至于说为什么自主招生成为高校敛财的工具,想必其中的道理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大学在我们这里基本算是衙门的一个分支,您要是给某个衙门自己设定标准、自己收钱的权力,而且这个衙门还没有什么人可以监管,或者是有一些外部监督的话,不出两年,用铲子一挖就是一窝一窝的硕鼠。这根本不用什么过硬的社会学就能得出判断,可以说,这是所有人类社会的常识。

  既然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这样的常识,为什么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大学本来不该是个衙门,更应该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学术机构,所谓“思想无止境、探索更自由”,但在我们这里,学校更多的是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告诉一种思考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探索。如果想保持这个效果,必然就不能放松对于学校的行政管理,原本是打算用自主招生的方式让偏科之类的人才尽量多地纳入到学术体系,学术衙门化的结果则让这种努力变成了外人无法监督、衡量的聚宝盆。

  大学该不该自主招生?绝对应该,而且全部的学生都自主招收才好,并且公立学府必须向社会公开才行。部分自主招生就像当年的价格双轨制,不腐败才是有鬼。说起来这个问题与我们社会很多问题都是相似的,并非是开放导致了腐败,而是不够开放、从而给腐败留下了寻租的空间。

  高校自主招生为何会成为黑洞?

  张 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人民大学招生办主任蔡荣生的落马,揭开了高校自主招生的黑幕,人们惊讶地发现,一个招生办主任,居然涉嫌贪腐金额,达到数亿。自主招生的黑洞,到底能有多黑?为何国外大学,都是自主招生,从未闻有腐败,怎么我们的大学仅仅开了一个小口子,就黑成这样?

  其实,个中的道理很简单。现在我们的大学招生,还是一个计划体制,这个体制赋予了某些所谓的重点大学招生名额的含金量,也就是说,必须达到某个很高的分数线,才有资格被录取。但是,现在自主招生的政策,是在计划体制上开了一个可以降分数线的口子。某些考生有特长,就可以以相当低的分数进这些大学。这样的话,就形成事实上的招生双轨制,给一些低分考生一个机会,可以是展示特长的机会,也可以是走关系的机会。某些大学,由于特别的机缘,自主招生的口子开得特别大,一般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比例,据说是5%,但有些大学则可以达到15%。而且所谓的特长,又比较含糊,没有体育和文艺特长,有别的什么特别之处也可以。

  在中国目前特别的制度和社会环境下,只要有了这样的机会,就一定会有人去钻营,下大力气钻营。如果制度上透明度不够,或者招生单位就没打算让这个过程很透明的话,腐败就在所难免了。

  在重点大学刚刚实行小比例自主招生的时候,我就说过,这样的招生,很难避免腐败。这是一种特殊的制度悲剧,明明大学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但一试点,就会出大问题。国外大学一直自主招生,很少听说有过我们这样的事,我们稍一尝试,就黑幕重重。

  当然,不是自主招生本身有问题,也不是橘越淮北而变枳。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大学,没有自主性。而自主招生,必须是在大学自治,具有充分的法人治理结构之后,才能实行。在计划体制下开一个市场化的小口子,不仅仅是招生,任何事情都会出腐败,这是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的。

  从根本上讲,双轨制就是腐败的土壤,即使里面的人原来不想腐败,想要钻空子的人也会想尽办法让你腐败。

  美国自主招生中的“潜规则”

  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根本上来说,大学招生就是一场针对未成年人近乎残酷的选贤任能过程。其目的是筛选出尽可能多的精英,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从而充分利用国家的教育资源,为国家的发展输送优秀人才。美国的自主招生制度更是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底。

  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美国的自主招生都几乎依照8个标准,分别是SAT(美国高考)的成绩、特殊才华或者经历、申请文章、高中在校成绩、托福成绩、课外活动、推荐信及面试。各校和学科之间的差别只是对每个因素的权重不同,例如商科可能更看重个人经历和校外活动,文科看重申请文章等等,这些标准和权重的设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评估学生在该领域未来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这样综合考评方式有时候并不公平,甚至暗含着一些合法的“潜规则”。例如,如果学生是个富二代,有钱给学校捐一个实验室什么的,那么在“推荐信”上一定会获得高分,抑或是学生是官员、名人之后,凭借出身也会在“经历”、“面试”方面得到特殊照顾。根据美国媒体统计,超过一半的SAT满分者入学申请会被哈佛拒绝,但424位至少给哈佛大学捐款100万美元的会员子弟,有至少336人被哈佛录取。而另一项针对30所知名大学的研究发现,向父母亲的母校申请入学的申请者,获得入选的平均几率,是与该校毫无渊源申请者的七倍。

  为何美国民众会对上述“潜规则”视而不见呢?原因之一或许是这些交易都是公开的,无论是送钱的还是收钱的,都会在做之前顾忌社会大众的反应,而且这些钱都用在教育资源上,穷孩子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多了些。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真有两把刷子,总会有学校能看上你。

  这些硬刷子包括超高的SAT或托福,由于分数全国公认且标准相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后是特长和经历,即便没钱学小提琴或海外游学,跑得快跳得高或者热衷公益活动的也能得到加分;为了保证学校的多样性,在一些情况下,穷孩子、少数族裔和有身体缺陷的学生也会得到特殊关照。在“潜规则”与硬实力共同作用下,自主招生既满足了一些人的“特殊需求”,又得以让社会各阶层尽可能多的天才迈入高等教育殿堂。

  自主招生不是问题

  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笔者认为,如果因为自主招生存在腐败问题,而剥夺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权,那么,就是典型的因噎废食。

  当前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不是自主招生制度出现问题,而是自主招生制度实施出现问题。当前高等院校实行的是行政管理,自主招生实际上变成了高等院校行政官员的自主招生,与普通教师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解决自主招生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必须首先改变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让普通教师组成招生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自主招生。换句话说,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得插手招生工作,不得以行政权力干预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权利。

  可以这样说,高等院校行政化导致自主招生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被彻底扭曲。解决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限制高等院校行政权力入手,禁止招生主任或者招生就业处的处长参与自主招生,限制大学校长或者党委书记参与自主招生行为,让高等院校教授委员会通过抽签的方式组成招生评审委员会,在教师的监督下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高等院校自主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自主招生,不是强化高等院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而是要强化高等院校教师的权利。只有让教师根据规则自主选择学生,高等院校的教师才有教学的积极性。

  现在,一些高等院校招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质量很差,他们根本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一旦考试出现问题,立即拉关系走后门,通过学校的行政官员向教师施加压力。如果不尽快纠正这些歪风邪气,那么,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就很难上去。只有让高等院校的教师挑选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建立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化高等院校招生自主权,就是要强化高等院校教师的自主选择权。

  笔者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修改《高等教育法》,彻底贯彻落实教师负责制,彻底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让高校的教师自主选择学校的管理人员。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恢复本来的面目,高等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