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教育改革:让奇才怪才偏才得到机会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了“要积极稳妥地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
昨天下午,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接受人民网和本报联合采访时表示,考试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环节,也是制约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牛鼻子,需要引入第三方参与。“它改得好,可以进一步地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公平。”
考试改革,第一要确保公平
“今年高考改革的方案要推出来,民进中央也一直很关注。我们专门组织调研组,提出了关于改革的具体建议。我们希望改革第一要仍然确保公平。”朱永新开门见山地说。
现在,社会各界普遍认为,过去的高考还是相对公平,担心高考改革后会有所变化,“所以,改革要在确保公平的同时,更好地发现人才。”
“现在的高考,学校和学生都没有自主权,学校必须在1:1.2的档案里选学生,学生也只能拿到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能选学校。”朱永新说,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给学校和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能够让更多的人、创造性的人才得到发现、受到重视,才能更好地让那些奇才、怪才、优异的人才能够得到机会。
让第三方参与出题、招生等环节
对于如何突破招生考试的瓶颈问题,朱永新认为,在命题的科学性上,除国家命题以外,省与省的命题水准参差不齐,每年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缺乏一个比较科学性的机构。
朱永新建议希望通过引入第三方、民间的机构参与到国家考试中来保证命题结构水准的稳定,逐步形成比较有科学水准的考试,能够建立真正发现人才的考试。
“从录取方式来说,也需要有更加公开、更加透明,过去往往是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少数人来进行招生的过程,非常希望今后能有社会监督参与进来,这样确保学校能够公平、公正地录取学生。”朱永新说,给学校更大的录取自主权,无论从考试本身、录取本身,都需要有很多从技术层面到政策层面的一些突破和变革。
在谈到高校自主权力下放和引入监督的关系时,朱永新说:“很多人都担心高校招生已经有很多腐败案例出现,改革后会不会出现更多,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国际上有很多成熟的做法,只要通过制度设计,就能够让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变得阳光、公开、透明。”
用待遇留住农村好老师
关于教育公平,朱永新表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说明政府在努力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强烈的愿望,“一个“倾斜”、一个“促进”,也是具体地贯彻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教育公平的改革的决定,包括对农村学生上重点的比例要增加10%,这些都是反映了教育公平的思想。”
谈到教育公平和农村教育空洞化,朱永新认为主要问题是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建议国家制定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好老师,“现在,好教师都往城里走,村里的好教师往镇里走,镇里的好教师往县城走,县城的好教师往市里走,层层‘割韭菜’,导致很多农村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农村教育的空洞化。”
如何留住好老师?朱永新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必须保证农村教师的基本待遇,还要有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津贴,鼓励他们去。
- 广州: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打造“引领湾区、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高地!2023-02-13
- 菏泽市鄄城县郑营镇鲁王仓学校举办“家校共育交流会”2021-12-03
- 济南大学3门研究生课程获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立项2021-06-10
-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如期实现2020-12-02
- 继承与重构之下,如何提升育人质量2020-11-18
- 山东11部门发文,事关中小学教育质量!2020-07-16
- 教育部和山东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2020-01-15
- 九场演讲、七场论坛、100余位知名校长面对面,2019未来教育发展论坛暨未来学校博览会将于泉城济南召开2019-11-26
- 今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面向高中生2019-10-11
- 规范“名校办民校”是正本清源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