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技师学院邓永军:挚爱三尺讲台 奉献无悔年华

2016-10-18 09:0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邓永军老师参加全市百姓宣讲。

  邓永军是淄博市技师学院基础教育部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他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2015年被表彰为学院“十佳师德标兵”,被聘为淄博市第二批“百姓宣讲员”并多次参加宣讲工作。

  品德高尚 为人师表

  邓永军老师认为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高尚的品德对学生的教育也是一剂“神丹妙方”,所以他始终把品德修养放在首要位置。平时他注意时时处处为学生榜样,事事件件做大家表率,在工作、生活上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良好口碑,并光荣地当选学院首批师德标兵。

  潜心教学 业务精湛

  在教学工作中,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刻苦钻研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联系自身教学实际,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的,努力探索切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持续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二十多年来,授课时数上万节,从未因个人原因耽误过一次课。教学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储存了大量的教学心得,并时常与学校青年教师交流,把自己成功经验和教学心得与大家共享,毫不吝啬,乐于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严谨的教学风格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使他成为学院语文学科的带头人。

  与时俱进 投身教改

  随着教学实际情况的逐步变化,学校一直沿用的语文教材已跟不上时代步伐。在他的提议下,学校决定自主编写适合本校实际的语文教材。为此,他们多次到各个教学系去征求意见,倾听有关老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需求和建议,同时他们还参考了多套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在此基础上,他制定了自编语文教材的框架,并带头编写单元课文;在其他教师编写后,他又进行统一的审阅。审阅过程中,几十万字的教材内容,他连每一个标点符号使用的是否准确都仔细斟酌。最终经过六轮研讨修改后,由技师学院语文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于2014年正式出版并投入使用。

  发挥特长 着力教研

  针对本校学生文化素养不高的现状,他提议通过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并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支持。2010年4月,淄博市技师学院第一届校园读书节正式启动,开创了淄博市职业院校读书活动的先河。此后校园读书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每届读书节的活动计划都由他起草初稿。期间,“共读一本书”、“课前演讲三分钟”、“作文竞赛”等系列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院文化品位。他还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撰写成论文,至今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0余篇。

  顾全大局 带病授课

  今年2月份,他被确诊患了“弥漫性淋巴瘤”。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他考虑到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早已安排好,且大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就没有向领导和其他老师透露自己的病情,他想先吃点药保守治疗,等上完这个学期的课后,暑假的时候再系统治疗。于是,寒假结束后,他若无其事地上班、上课。直到4月中旬,病情进一步加重,有时疼得直不起腰来,他才在家人的一再劝说下住进了医院。可他人在医院,心系讲台,在六个疗程的化疗过程中,仍经常钻研教材教法,总结授课心得。9月份,新生一开课,他又站在了语文讲台上。

  同众多教师一样,邓永军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计名利,忘我工作。20多年来,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但他却不改初衷,一直把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作为不懈的追求,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邓永军老师用真情和汗水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通讯员 张德刚)

责任编辑:崔新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