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要闻 > 正文

推倒校园“围墙” 高校“立地生根”

2018-06-04 12:58: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每天下班后,成都工业学院科技处处长张世凭总爱沿着校园北侧的围墙来回走上几圈,时而用手在空中比画,时而放缓脚步沉思。

  这堵围墙外,聚集了诸如英特尔、联想、普洛斯等一大批大型企业。按照今年初成都工业学院与成都市郫都区政府签订的校地合作协议,这堵围墙将在不久后被推倒,建成围绕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校园与街区、企业深度融合。

  张世凭憧憬着:“未来,这里将建成产业学院、企业孵化器,吸引高新企业入驻,教师进修学习不再困难,学生实习实践不出校门,科研成果转化有了着落……”

  事实上,作为四川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从2015年开始成都工业学院在“根植地方,魂在应用”实现深度转型发展的思路下,从束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破土”,推倒陈规的“围墙”,将改革铺向教学科研全过程。

  教师科研有企业“专项”

  学校建筑环境工程系教师邱诚目前正为自己的专项忙得不可开交,2017年他申报的《污水高蛋白磷元素的取出》项目,因选题源于企业,成果要为企业生产服务,所以特别突出应用导向。邱诚需要经常到企业对接,为了测试不同环境下的试验效果,他甚至几上高原。

  成都工业学院创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2012年升格为以电子机械为主要特色的本科学院。升本之初,学院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境遇:比科研,上有研究型高校和“老牌”本科学校;比操作,下有高职高专,特别是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高职。处在夹缝中,上下为难,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校长严余松说,四川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让学校的改革发展找到了重心和着力点。就科研来说,学校提出大力推进应用科研,研究主题和内容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科研评估上,更加重视成果的实际效用。

  可不少企业认为“学院派”科研周期长、见效慢、实效不突出,不放心把项目和资金拿出来。一些教师也认为,横向课题时间紧、任务重,且需承担经济责任,即便企业有项目也不敢接。

  为了解决企业“不放心”、教师“不敢接”的难题,从2017年起,成都工业学院专门设立企业专项项目。由学校层面主动对接,了解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列入校级科研项目清单。项目前期经费由学校承担,企业可根据研究成果价值选择是否继续支持该项目,科研成果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考察验收。

  企业专项的设立,让成都工业学院应用科研迈出实质性一步。2017年,学校共发布企业专项36项,教师申报踊跃,共收到36名教师的38份申报书,最终立项31项。

  张世凭告诉记者,企业专项仅仅是该校下决心推动应用科研的一个侧面。循着“跳出项目做服务”的理念,成都工业学院立足实业和行业的传统,引导教师面向地方需求,解决企业、行业实际问题。目前学校组建围绕产业链、企业群的跨院(系)、跨学科的应用型协同创新团队,与地方、企业联合建设无人机应用、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等7个科研平台。

  学生实践有“专周”“专班”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尤晨啸最近正忙着创业,2016年他组织一拨同学成立了机器人协会,3年来,他们依托专业课学习,在机械智能制造、机器人教育等领域都取得突出成果,多项发明取得国家专利。

  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不脱节,课程实施更注重运用实践,是成都工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向应用转型的重要目标。2015年以来,学校以专业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推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传统基础课程通过慕课等形式开展,实践课占课时总量比例提高到38%以上。”学科专业建设评建处处长王小兰说,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联手企业打造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在线学习平台,形成了新的融合性学习形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大大增加第二课堂学分、实践课时、创新创业课时、考取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比例。

  现在,为学生拓展实践平台,联系实习单位已经成为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李可为工作的“重头”。在成都工业学院,每个月都有一个“专业实践周”,实验室、操作间24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印证所学知识,甚至可以参与教师“专项”课题;学生进入大四,学院便成立“专业实践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习。

  “与传统‘顶岗实习’不同,‘专班’实习早在学生入校之初便已经写进他们的培养计划之中,学生将按照工程师培养标准,进行全岗位轮训,每个环节都有考核标准和学分要求,上一个岗位考核不合格,下一个岗位就不接收。”李可为说,从“专周”到“专班”构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学生实践课程体系,学生通过“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校内”到“校外”的系列专业实践,极大提升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宋鸣欣喜地告诉记者,过去学生东拼西凑毕业论文,如今绝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来源于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有的学生还把“专班”实践中发现的企业生产难题变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

  只有“立地生根”才有发展

  在严余松看来,地方高校要切实承担起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必须打破“单兵作战”的困境,向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联动上转移,在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及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主动改革。

  但在现实中,高校与地方、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不顺利。今年四川省两会上,一些大学校长针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这一议题表示,高校欢欣鼓舞推倒“围墙”,敞开校门,可地方和企业“不接招”,一个巴掌拍不响。

  “对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高校来说,能否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与实践平台,决定学校的发展高度。”王小兰说,学校没有能力建设这样一批平台,借助社会资源成为必然。

  今年5月初,四川省教育厅和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签订“厅委共建”成都工业学院协议。四川省副省长彭宇行表示:“这是四川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签署的第一份合作协议,标志着工业部门全面介入学校共建,全力打造产教结合‘四川样板’,塑造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四川名牌’。”

  近两年,“合作共建”在成都工业学院是一个高频热门词汇。据统计,从2015年到今年3月,与学校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的单位和企业达114家。

  王小兰说,为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学校不断调整和增设应用型本科专业,重点打造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3个专业集群,一来可以互用科研实践平台,二来提升对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事先摸底调查企业发展需求,与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需求进行深度“对接”,努力实现“校企双赢”“校地双赢”,所以“共建”成为了常态。

  眼下,学校正积极联合成都市启动了“环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校地共建”项目,计划到2019年建成以“一院(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多点”为特征的围绕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的知识经济圈,形成校地深度协作共建、工业学院校区和郫都街区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

  “转型发展是高校内部系统与外部环境,特别是学校所处区域环境的对焦、调适过程,只有‘立地生根’,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严余松说。(记者 鲁磊)

责任编辑:殷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