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景山小学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纪实

2021-09-24 13:2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4日讯 在济南市历下区科学协会和历下区教体局的引领和支持下,济南市景山小学一直以来坚持科技育人的理念,大力开展科技科普实践活动。济南市景山小学2021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遵循“科普+思政”原则,以项目式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开展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开展了“景小美插上科技的翅膀”主题实践活动,开设景小美科技实践超市,有的走向田间地头感受农业科技的力量,有的追溯车的前世今生,开设沉浸式科普实验室,争做科普小达人,学生通过自助自选科技实践项目,感受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增强学生用科技改变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为了让学生了解植物和粮食的生长过程,了解生命萌发的神奇和不易,进而珍惜粮食,珍爱生命,学校组织学生分批到学校农场“耘景园”参加劳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清除杂草、松土播种、施肥浇水,学会观察蔬果生长现象,做好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规律,了解农耕文明,学习农耕知识。为了让学生深入探究农业科技的奥秘,学校邀请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李效尊博士开启了“农业科技讲堂”,李博士为学生们进行了《农业科技的力量》主题讲座,首先给学生们介绍农业的重要性,讲解农业科技的主要任务,了解农业的地位、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

  科技实践超市还开设了主题为“以梦为车  行稳致远” 的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车”为主题,尝试“全课程”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主题活动体验中充分感受车文化,让校园生活充满惊喜与期盼。 

  科技实践活动沿循设计——制作——展示——评审模式,每一个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体验科学的乐趣,充分领略科技的魅力。 

  学校号召各班级采取团队合作的活动形式,成立制作小组,制定详细设计方案,并按计划实施。队员们在制作过程中,不畏困难,勇于创新,收集和查阅大量有关车的历史、设计、造型资料和图片,理解钻研车的结构,提高创作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各个团队按制作要求密切合作,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完成车的制作。学生们选择多种材料,如纸、绳、铁丝、易拉罐、木、塑料材质等,综合运用物理、数学、几何、美术和手工制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把研究、实验、制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科技实践超市开设“景小美实验室”,学生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研究方向出发,选择自己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主题,通过阅读百科知识,科普书籍做相关的背景阅读,并运用网络进行关键词搜索,写下最感兴趣的想法,信息和资源,为开展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实验计划,列出实验步骤、实验用品、实验人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将使用的各种研究方法,弄清楚如何解决它。家里、学校实验室、景小美农场·耘景园都成了学生的“实验场”,隐形文字、井的奇迹、火山喷发、牛奶彩虹、彩色喷泉、下雨报警器、平衡蝴蝶、瓶子赛跑,单从这些古灵精怪的名字就让人充满好奇。如学生在开水养鱼实验中,在试管中盛半杯水,往水里放几条小鱼,开始给杯子里上半部分的水加热,水里放一块冰块,学生发现由于谁的导热性差,小鱼可以再上半部分热气腾腾的水中悠然地活着。在实验中,学生的一招一式多非常严谨、细致,俨然一个“小科学家”。 

  精神应当传承,梦想理应延续,相信景山学子在科学精神的感召下,一定会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通讯员 孙静)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