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学期从“心”出发 | 双减大家谈 | 新学期教师说
鲁网 > 教育频道 > 2021专题 > 新学期·加减法 > 新学期从“心”出发 > 正文

马立霞:实验“+”是她给学生的“催化剂”

2021-09-10 10:2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济微中学的马立霞老师,从教18年来,一直对化学教学投入极大的热情,不断研究,大胆尝试,逐渐形成了她的化学教学特色: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中学习化学知识。而实验“+”就是从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为学生搭建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平台。

  鲁网910日讯(记者 田悦)济微中学的马立霞老师,从教18年来,一直对化学教学投入极大的热情,不断研究,大胆尝试,逐渐形成了她的化学教学特色: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中学习化学知识。而实验“+”就是从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为学生搭建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平台。

  

  在日常教学中,马立霞把科学知识的“讲授型”课程塑造成“课堂实验+家庭实验+实验研学”的“活动型”课程,突出“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变”的课程特色,注重“社会参与”和“科学引领”,提升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让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教育中落地生根。因为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生活即课堂,所以教学中利用空间扩展,把社会打开,让学生运用化学独特的视角,从小粒子看见大世界,求真求实,从“科学实践”走进“科学思维”,逐步形成“科学价值”,培养善于发现,热爱研究,敢于创新的“化学之星”。

  

  在课堂实验“+”开展的过程中,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并分类指导解决思路,从而实现学生实验效果的最大化,这样教师的点评就起到了点石成金,将课程引向深入的重要作用。

  而“家庭实验+实验研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化学的重要性。“家庭实验”和“实践调查”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作业,因为它是那么的新奇、有趣,它像催化剂一样激起了学生化学研究的热潮。学生在这类“糖衣炮弹”裹藏的生活体验中,推开了化学学习的智慧之门。

  

  走进社会生活,同学们发现单靠一个学科的知识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应尝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的内涵。所以,马立霞老师主动联系本校物理组一起进行实验“+”的联合开发。这也正契合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出了八大基本理念之——“注重融合发展”。两个科学学科的老师们在她的带领下,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带动学科融合,每一个项目从海报到宣传视频,从实践到总结都由理综工作室成员设计并实施。如此,马立霞老师引领下的化学及科学学习不断散发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力!

  

  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及科学热爱的这份激情燃烧起来,马立霞特别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年筹备一次年会活动。2017年的化学年会,是以“我的化学故事”为主题的微视频分享盛典,“用创意分享化学奥秘,用影像记录化学之美”。评选出了未来之星、制作达人、设计达人等多个奖项。2018年随着学科融合的逐步深入,“故事型”的化学年会也升级为“奇幻理综,星耀济微”的科学年会,这也是多学科融合在学生评价方式中又一尝试。这次的科学年会主要选用学生喜爱的综艺形式展现同学们的理综视角。评选出了学科之星、理综之星,同学们带上理综工作室特制的“创意徽章”,无比的荣耀。激励促进成长,鲁教版化学教材主编卢巍老师说:“同学们运用艺术手段,精彩演绎了化学世界,让我震撼!大家已经将科学方法和看待、解决社会问题紧密的联系了起来!”

  

  2018年,马立霞老师创立的基于化学实验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课程——“实验+”课程基本成形,并被评为济南市优秀品牌课程。同时,研究过程中马立霞老师写的教学论文也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发表,并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社全文转载。20193月,马立霞带领的济微化学教研组参加了济南市第二届“我的教研之道”论坛,并作为优秀典型做了经验汇报。因此,实验“+”促进成长“+”,以学生的成长带动教师和团队的专业成长,济微中学化学组每一天的工作状态都是积极的、阳光的,而她们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教育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行动,即研究,马立霞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张小南
分享到:
./W0202109105039840151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