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红线”为何刹不住教师节“送礼风”?
记者教师节前夕在北京、江苏、浙江等地采访发现,严令之下,教师节歪风有所收敛,但一些家长和教师的送礼、收礼方式由明转暗,红包金额不断攀升,重塑师德底线任重道远。
送礼由明转暗
虽然女儿上幼儿园还不到10天,但北京的姜先生已经开始千方百计拉近与老师的关系。教师节前夕,他特意到超市办了四张购物卡,每张面值500元,分别送给生活老师、授课老师、班主任和实习老师。“谁都得送!像生活老师管孩子的吃喝拉撒,送礼可以让老师重点关照,班上那么多孩子,难保自己的孩子不受冷遇。”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近期中央和各地都在强化监管,教师节送礼不敢太明目张胆,一些家长的送礼方式变得更加隐蔽。
浙江衢州市民吴女士的孩子新学期刚上初一,这几天正在为教师节送什么礼纠结。“往年送小学老师都是500元,今年刚上初中,和班主任还不熟悉,得多送点。”吴女士和丈夫多次商量,终于统一了意见,每位任课老师送800元,“还得买两张贺卡,把红包夹在贺卡里面,这样送到办公室不会让别人看出来。”
教师节后紧跟就是中秋节,有的家长为避开教师节的风头,打算以中秋、国庆的名义给老师送礼。苏州市民张兰英女士告诉记者,女儿班里几个相熟的家长商量了一下,有的送月饼券,有的送大闸蟹券,还有的送鲜花、水果,“基本上涵盖大部分中秋礼品,老师过节都用得上。”
除了送礼方式更加隐蔽,教师节红包的分量也越来越足。家住南京建邺区的崔先生告诉记者,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几乎每个教师节都会给老师“意思一下”。一开始是200元,后来涨到500元,今年一打听,几个同班的家长都送了800元,“我怎么着也不能比别人低啊!”
严令为何难阻“礼尚往来”?
“收红包的老师虽然只是少数,但负面影响很大,玷污了老师的整体形象。”南京双塘小学校长成剑说。
对于收红包这种突破师德底线的行为,相关部门态度明确,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上有禁令、下有监管,教师节送礼却屡禁不绝,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逐渐异化为庸俗的“礼尚往来”。
“少数老师利用手中掌握的教育资源进行寻租,是教师节变味的根本原因。”江苏省教科院研究院张扬生认为,家长给老师请吃送礼,大多有所求,而老师后,往往在评三好生、选班干部以及升学推优中给予“回报”,并且在日常教学上给予特别关照。这种交易看起来“双赢”,实则严重损害教育的公平公正,不仅严重违反师德,更是一种教育腐败行为。
一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正待遇,这种“怕吃亏”心理也助长了送礼歪风。多名家长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是人情社会,求人办事哪个不需要送礼。更何况,别人都给老师送礼,就你不送,老师会怎么想?
守住“红线”,斩断教育链
专家认为,遏制教师节送礼歪风,一方面要严格执法,斩断教育寻租链条,消除家长送礼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坚持尊师重教传统,从收入待遇、精神尊重等方面给予教师真正的尊重,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社会认可度。
斩断教育寻租链条,关键是阳光公开、加强监管。张扬生认为,老师是否公正,“上”有学校“管”着,“下”有学生“感”着,“左”有家长“盯”着,“右”有同事“看”着。只要“上下左右”一齐对教育红包说“不”,哪个家长还会送礼,哪个老师还敢收礼。
“颁布十条师德禁令,不如严惩一个败德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系教授吴亦明认为,有令不行,关键是执法不严。多年来,常见关于师德的各种禁令,却罕有老师因收礼而被惩罚,禁令的效果自然打了折扣。遏制送礼歪风,必须动真格查处当前严重突破师德底线的违法违规行为。
刹住送礼歪风,学校和老师要守住道德底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邵萍说,对于老师个人来说,改变不了大环境,但可以努力营造小环境。“你不收礼,家长一开始可能会不理解,但只要你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家长最终会更加尊重你、信任你!”
责任编辑:王丽雪
- 菏泽市鄄城县郑营镇鲁王仓学校举办首届师德演讲比赛暨第37个教师节庆祝活动2021-09-12
- 菏泽市鄄城县郑营镇郑营完小开展“传帮带”活动2021-09-11
- 菏泽市鄄城县富春镇召开庆祝教师节座谈会2021-09-11
- 正是这样的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2020-09-09
- “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化 济南教师与学校的30年师生缘2019-09-09
- 全国优秀特岗教师走进湖南 亲述乡村从教乐教故事2019-09-09
- 让尊师重教在全国上下蔚然成风2019-01-09
- 弘扬高尚师德 潜心立德树人——济南常春藤附小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2018-09-10
- 济南行知小学开学第一课:多角度启迪学生怒放年少梦想2018-09-10
- 素雅绽放 美润童心——济南市盛福实验小学庆祝第34个教师节2018-09-10